西窗烛App每日精选 | 山泉煎茶有怀 · 白居易
飘带引斜阳 扫墨腕底香 共我泼茶人 如今在哪方 石绿补天长 云锣声两行 微笑过往 只道是平常 悠然一曲又闻泼茶香昨天去看了猫妖传,以悬疑片的形式来写长恨歌,觉得还可以,只是遗憾陈导再也回不去霸王别姬的高度了,全片印象最深的就是这句云想衣裳花想容了,很美,剧中的杨玉环真的没有这首诗美(这不算剧透吧????)蜀僧抱绿绮,西下峨嵋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三秦。
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周时太伯奔吴,将以冬至为一年始终的周朝历法传入吴越。今吴越百姓虽已以春节为大年,但依旧有“冬至大如年”之文化传统。 是日(苏州地区为前一日),人们会相聚在家中设宴(6~8个菜)祭祖,谓之“斋太太”。斋,即动词斋祭;太太,即对于祖上的笼统的背称。斋祭菜肴于当日经过处理后作为“年夜团圆饭”。绍兴等部分地区亦有上坟的习俗。但三年前若家中有亲人过世,则需在此日落葬。 江南太湖地区还普遍有吃汤团的习俗。汤团,不同于汤圆,体积如婴儿拳头般大小,皮以3分粳米7分糯米制成,心则有甜咸之分,咸有鲜肉、荠菜肉、萝卜丝肉;甜有芝麻、豆沙、枣泥、红薯等。 苏州地区还有饮“桂花冬酿酒(音‘东阳酒’)”的习俗,上海则以甜白酒代之。 此外,不仅北方有吃羊肉的习俗,江南也有诸如白切羊肉、冰糖红烧羊肉、羊肉火锅以及最著名的苏州藏书羊肉等一系列羊肉美食。 还有一些地区则有吃赤豆糯米饭的传统,讲最初是为了驱鬼。(那一块块糕点是个别地区吃的,不是赤豆饭哈????) 但是,老朝可不是家家户户都有条件过一个适意的冬至的,因此有“有铜钿末吃一夜,呒铜钿末冻一夜”或“有得吃末吃一夜,呒得吃末冻一夜”这样的老法言话。 最后,不得不让各位都了解的一件事就是,在吴越各地,饺子至多是平日换换口味吃的食品,所以过任何节日都不会有吃饺子的习俗。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大学士明珠长子,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 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康熙十二年(1673年)因病错过殿试。康熙十五年(1676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纳兰性德曾拜徐乾学为师。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康熙皇帝赏识,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三十日(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上阕写丧妻后的孤单凄凉。首句从季节变换的感受发端。西风渐紧,寒意侵人。值此秋深之际,若在往日,卢氏便会催促作者添加衣裳,以免着凉生病。但今年此时,卢氏已长眠黄土,阴阳阻隔,天壤之别,她再也不能来为作者铺床叠被,问寒问暖地关心他了。“谁念西风独自凉?”这句反问的答案尽在不言之中,混合了期待与失望的矛盾情绪。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开篇“西风”便已奠定了整首词哀伤的基调。在西风吹冷、黄叶萧萧的冬天日子里,作者紧闭着窗子,独自觉得特别寒冷,但有谁关心呢?词人明知已是“独自凉”,无人念及,却偏要生出“谁念”的诘问。仅此起首一句,便已伤人心髓,后人读来不禁与之同悲。而“凉”字描写的绝不只是天气,更是词人的心境。 次句“萧萧黄叶”是秋天的典型景象。在秋风劲吹之下,枯黄的树叶纷纷扬扬地通过窗户飘进屋内,给作者心头更添一层秋意。于是,他便关上窗户,把那触绪神伤的黄叶挡在窗外。窗户关上了,黄叶自然不会再来叨扰,但作者因此也同外界完全隔绝,因而处境更加孤独。孤寂的感受使作者触景生情。他独立在空荡荡的屋中,任夕阳斜照在身上,把身影拖得很长很长。这时,他的整个身心全部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中。次句平接,面对萧萧黄叶,又生无限感伤,“伤心人”哪堪重负?纳兰性德或许只有一闭“疏窗”,设法逃避痛苦以求得内心短时的平静。“西风”、“黄”、“疏窗”、“残阳”、“沉思往事”的词人,到这里,词所列出的意向仿佛推向了一个定格镜头,凄凉的景物衬托着作者凄凉的回忆,长久地锲入读者的脑海,并为之深深感动。 下阕很自然地写出了词人对往事的追忆。前两句回忆妻子在时的生活的两个片断:前一句写妻子对自己无微不至的体贴和关心,自己在春天里酒喝得多了,睡梦沉沉,妻子怕扰了他的好梦,动作说话都轻轻的,不敢惊动;后一句写夫妻风雅生活的乐趣,夫妻以茶赌书,互相指出某事出在某书某页某行,谁说得准就举杯饮茶为乐,以至乐得茶泼了地,满室洋溢着茶香。这生活片断极似当年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和她的丈夫赵明诚赌书的情景,说明他们的生活充满着诗情和雅趣,十分美满和幸福。纳兰性德以赵明诚、李清照夫妇比自己与卢氏,意在表明白己对卢氏的深深爱恋以及丧失这么一位才情并茂的妻子的无限哀伤。纳兰性德是个痴情的人,已是“生死两茫茫”,阴阳相隔,而他仍割舍不下这份情感,性情中人读来不禁潸然。伤心的纳兰性德明知无法挽同一切,只有把所有的哀思与无奈化为最后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这七个字更是字字皆血泪。卢氏生前,作者沉浸在人生最大的幸福之中,但他却毫不觉察,只道理应如此,平平常常。言外之意,蕴含了作者追悔之情。 全词情景相生。由西风、黄叶,生出自己孤单寂寞和思念亡妻之情;继由思念亡妻之情,生出对亡妻在时的生活片断情景的回忆;最后则由两个生活片断,产生出无穷的遗憾。景情互相生发,互相映衬,一层紧接一层,虽是平常之景之事,却极其典型,生动地表达了作者沉重的哀伤,故能动人。纳兰性德妻子卢氏多才多艺,和他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他对这位妻子有着深厚的感情,可惜的是“成婚三年后妻子亡故”。这首词就是纳兰性德为悼念亡妻卢氏所做。词中道出了今日的酸苦,即那些寻常的往事不能再现,亡妻不可复生,心灵之创痛也永无平复之日。其中有怀恋,有追悔,有悲哀,有惆怅,蕴藏了复杂的感情。突然想起这首诗。 寒山苍翠,秋水潺湲,柴门微启,蝉鸣渐弱。温一杯酒,嚼几行诗,狂歌一曲,畅快淋漓。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时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银罗轻剪,唾绒漫抛,葳蕤细裹残年。香雪海浅,傲霜枝老,踌躇难饰素练。天衣裁无痕,飞絮坠有声,落足何忍。上下一白,海棠一倩,鸦三点。 明窗闲分茶乳,观琼华风卷,炀帝无缘。嫩羊玉女,画船通济,许多奢靡何须。指寒难弄琴,砚 冷松烟凝,懒赋风情。却恨阆苑奇景,终归沟渠流尽。夜谈良久,顾知愿难遂。悲极不可名,乃作。 薄念频生,多情填倦,无花付与飘香砌。忽记少华歌纵酒,误觉繁事归一醉。去年身,今年月,痼年疾。 唯有残思书不尽,忘语沉吟未望期。而今犹困孤身隙。只是词人音信了,故言别久不成悲。泪千叠,叠至此,不称痴。动起笔想写写关于你的事 然而却总不知从何处开始 彷徨的笔触也无所适从 冬夜的风吹开尘封的记忆 遥远的人和事都浮现在眼帘 就像一个静物望着大海 曾经的一切已化为记忆 未来的还尚未开始 我能把握的已只有这一点点 白天的外面人来人往 晚霞过后便孤寂萧索 一天天就这样,无限轮回 阴冷的空气里有些苦涩的风 落叶毫无征兆般的飘零,而我 却还在谛听着心灵的跳动 流落于尘世中的人们 总会受困于尘世的束缚 即便连思考也都如此 梦中的光景总是会过去 时间流逝便会醒来 可心底的梦却从未忘记 枯燥的日子总使人难受 可是你应知道,每到此刻 我总会不自觉的想起你 想起你那过往的一切 以及那模糊的幻影 想起你,那微笑的一瞥 每当我想起你的一切 哪怕只是简单的想起 我都会化为内心的一笑 每当我想起你,我便多想 多想牵着你的手 忘却时间,让轮回变成永怛 ……………… 我也多想这样的言语 没有一个尽头 任凭它无限延展 一直到,时间的尽头 ……………… 千语万语总喜欢在心里 没有个述说的理由 如果有那么一个机会 哪怕只有一句话 我也会说出口 ——我——爱——你— 徐学强 一个冬日的夜里 著孱弱之躯堪恨也,临冬又染风寒。酸肌无力倒床眠。拙荆翻药屉,小女碎姜煎。 眯目窃思微恙好,爱她忙后忙前。幸哉冷暖有人怜。知来掖被角,急令响鼻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