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电影 / 每天一部精彩电影推荐
去年一整年,有两件事令皮哥印象深刻。
一件是年初流感蔓延。
随之而来的是《流感下的北京中年》一文的大火,一句“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不敢病,不敢死”,引发了无数共鸣,着实扎心。
另一件,是国产影片《我不是药神》的全国上映。这是一部现象级的影片,而取材真实的故事更是戳中了广大观影者的泪点。
影片也在票房和口碑上实现了双赢,至今豆瓣评分高达9.0,稳居2018年豆瓣电影榜单榜首。
这两起事件的发酵蔓延,绝非偶然。
如果找一个共同点,那便是都与“医疗健康”密切相关,这也是两起事件能够先后获得广泛关注的关键。
今天皮哥为大家介绍的影片《我是植物人》也是一部凸显“医疗”现实的影片,透过一起医疗事故深入挖掘,不仅在药企生产环节、试验数据漏洞、制假贩假等层面进行了探讨,而且还升华到了对于“人性”的思索。
《我是植物人》丨2010
导演:王竞
主演:李乃文 / 冯波
这是一部9年前上映的国产片,由于影片涉及题材太过特殊,不少影迷至今仍在慨叹当年“过审”可以说是“奇迹”。只可惜虽过了审,却仅收获了9万票房。
影片开场,女主人公俐俐受到了爱人出轨和自己失业的双重打击。她拖着行李,独自一人走上街头,茫然若失间,被一辆轿车撞倒在地。
司机很紧张,连说要带她去医院检查一番。谁知她自己从地上爬了起来,明明走路不稳,却连连说没事,还执意要对方离开。
司机将信将疑地驶离,她一瘸一拐地继续往前走,不知要去往何处。没走多远,俐俐突然昏厥在地,不省人事。好心人把她送到了医院,经诊治,她成了植物人,此后在医院一躺就是三年。
三年间,没有人来看过她,没有人跟她说话,她只能依靠医生护士的照顾在昏迷中度日。
再度醒来时,她偶然遇到了专门拍摄明星绯闻照片的狗仔队记者刘聪,他们一个慌乱,一个迷茫,在医生和大夫的警告中,刘聪匆匆离去,结束了这场邂逅。
原以为,两个没有交集、也不该有交集的人,应该不会再有机会碰面。谁知,当天俐俐被告知她不能在医院继续住下去了,要求立刻出院。
彼时的她,在这座城市里举目无亲,不知道自己的名字,不知道自己家在哪儿,甚至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在这里,让她往哪走啊?
她想请医院方面宽限几天,可得到的回应却是:医院不是慈善机构,他们已经照顾了她三年。如今既然已经清醒,她就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了。
无奈之下,俐俐只得穿着一身病号服,一个人跑到马路上游荡。
巧的是,她再次遇到了刘聪。
或许是因为见过一面,又或许是出于同情,刘聪把俐俐请到了自己的车上。
但由于短时间内实在无法帮俐俐找到合适的落脚之处,刘聪只好把俐俐先安顿在自己家。
通过短短几天的相处,俐俐发现,刘聪的生活有些捉襟见肘,他早出晚归,作息不规律,不爱锻炼身体,每天还吃一大堆保健药品,只为花钱买“健康”,求得一点心理安慰。
而俐俐自己呢,一方面觉得长期住在刘聪这里既不合规矩,又不太方便。
同时她和刘聪都发现,在药品方面,她似乎有着某种特殊的“天分”,不仅能根据药品名字说出其主要成分,还能大致说出其主要功能,甚至如医生般指出刘聪服用的部分药品并不对症。
基于这种对药物的敏锐感,俐俐决定出去找工作养活自己。
可她没有证件,也没有学历证明,很难找到机会,一时犯了难。
在几番追查俐俐的身世无果后,刘聪带着俐俐以“朱俐”这个名字去办了假证件。
之所以取这个名字,只因她身上有一个“俐”字标识的手链,而刘聪又恰好喜欢安吉丽娜·朱莉。
拿到证件后不久,俐俐顺利取得了一份offer,被当地一家知名的药企——方臣药业录用。
为了庆祝,刘聪还送了她一部手机。
入职后,俐俐的工作虽然算不上顺风顺水,但每天加班的她却也乐在其中。
可某天,她偶然遇见了一位在工厂门口喊冤的父亲,他声称要来为自己的女儿讨个说法。
虽然好奇,但她也知道,不该问的事情不要问,自己还是少插手为妙。
因此,除了和刘聪交流几句,她也没有和旁人说起过这件事。
直到某天和上级主管谈起,对方躲闪的神态和及时制止的表现,让她起了疑心。
刚好刘聪一直苦于没有劲爆的新闻帮助自己转正,他预感到这件事背后一定另有端倪,就请俐俐帮忙留意这件事。
起初,并没有任何线索。后来,在某个新药上市前,主管把与药企核对信息的工作交给了俐俐,经与各个医院的医生联系,她发现了试验数据的漏洞。
顺着这条线索,她发现此前的很多药品上市前的试验数据都有问题,甚至有一些还是报批之后后补的。
而一款名叫因菲他命的麻醉剂的疑点尤其多,这款药不仅已经停产许久,而且之前的很多资料竟然已经被销毁了。
与此同时,刘聪找到那个可怜的父亲,在亮明记者身份后,对方说出了女儿的惨痛经历。
原来,多年前,女孩曾经遭遇车祸,在手术过程中,因使用因菲他命,导致重度昏迷,至今没有醒来。
父母一方面帮助女孩维持生命体征,一方面找药厂协商,寻求赔偿。
然而,起初交涉还能得到一些回应,后来药厂改制,他们的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为了女儿,他们除了坚持与药厂交涉,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听了这家人的遭遇,俐俐不由得想起当年昏迷的自己,于是下定决心追查真相。
她和刘聪一起讨论,推断事态发展及过程中的种种可能性。
他们发现,之所以漏洞百出,是因为药品审批太过迅速,让有心人有机可乘,并且为了利润最大化,多数药品都采取仿制的方式。
刘聪为此还算了一笔账:“每年有10000种新药过审,每年有250个工作日,每个工作日有8小时,这就意味着,每12分钟就会有一种新药通过。”
听起来有些惊人,可这就是现实。
而且,专门有熟悉流程的中介机构帮忙报批,这让造假制假之路更加便利。
调查还在继续,他们的动力已不再只是出于同情,更多的是出于责任,出于愤怒和伸张正义的社会良知。
过程中,朱俐还无意中从医生口中得知:当年导致她昏迷三年、沦为植物人的罪魁祸首,极有可能也是因菲他命。
她的世界开始崩塌,她开始更加卖力地利用一切机会查找线索。
随着事态进一步升级,刘聪受到了殴打和威胁,朱俐则受到了方臣集团上层的严正警告。见朱俐无动于衷,对方只得开出诱人条件,以求息事宁人。
然而,人命关天,朱俐铁了心要帮助小女孩一家走法律途径解决。
可是,无巧不成书。
当真相浮出水面时,谁都没有想到当年帮助因菲他命流入市场的中介公司竟然是朱俐前男友所在的公司,而她自己,在当年也做了报批的帮凶,帮助他们伪造了数据。
那个时候,她的名字叫林俐。
如果要告,她自己也是被告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