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继续一同品读三大处世奇书之一《围炉夜话》中的至理处世箴言:人品之不高,总为一“利”字看不破;学业之不进,总为一“懒”字丢不开。意思是说,人品不高的人,一般都是陷于名利的泥潭中而看不破;学业无法长进,一般都是因为自身的懒惰。“利”之一字,威力无比,不知将多少英雄好汉拉下了马。唐代宗时期就有这么一个人,此人乃是名臣裴佶的姑父。他当时在政府部门当官,一直以来名声都很好,没有传出什么贪污腐败的传言。大家都觉得这个人不错,觉悟很高。
一般来讲,若是真正的君子,的确会自始至终保持清廉高洁。不过有些人却只是貌似君子而已,一旦牵涉到切身利益,或者受人一点好处,所谓清廉就化为泡影。有一次这位伪清官作出一副忧国忧民的姿态对裴佶说:“崔昭这厮实在不是个东西,他何德何能,朝廷上下竟然有那么多人帮他说话。哼!要我说,肯定是他给这帮人都送了礼,如此下去,国将不国啊!”
就在这位伪清官大发牢骚的时候,下人进来通报说崔昭前来拜访。伪清官虽然心中窝火,不过也想看看崔昭来此是什么用意,于是他作出一副不情不愿的姿态就出去迎接了。没过多久,裴佶的姑父就像换了个人一样,又是叫人上好茶,又是请人坐好座。如此神奇的大变脸,让裴佶十分奇怪,抽了个空悄悄问姑父:“姑父啊,您为什么突然对崔昭改变了态度呢?”姑父神神秘秘地将裴佶拉到一旁无人处,然后从怀里摸出一张纸片,裴佶接过一看,上面写着“赠官绸一千匹”。原来如此,说来说去,还是逃不过一个“利”字!正如“利”会毁人人品,“懒”则耽误学业。
三国时期,东吴阵营中有个吕蒙,此人乃是一个不学无术的莽汉。有人劝他稍微看点书,他却满不在乎地摆摆手说:“我很忙,军队行伍中有那么多事要处理,哪来的时间!”日子就这样浑浑噩噩地过去了,吕蒙长时间都不见长进。不过,好在孙权慧眼识珠,也劝他别偷懒,多读书。起先吕蒙仍然以军务繁忙来敷衍,孙权见他这么不求上进,恼怒道:“我又不是让你去做文官,粗略地读一读有那么难吗?你再忙能有我忙?我这么忙,每天都还坚持读书呢。”吕蒙一听,自然不好再偷懒,从此便开始发奋读书。一段时间后,吕蒙见到东吴名臣鲁肃,谈话之后,鲁肃大吃一惊,说出了一句名言:“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啊!”由此可见,“懒”字的确是学习道路上的最大敌人啊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说明大多数人品不高的人都是存有利益上的纠缠,所谓利字旁边一把刀。纵然如此,仍然有无数的人对之趋之若鹜,而若是能够看开“利”之一字,那么足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贤者君子了。学业的进步从来离不开一个勤字,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假如在这样逆流的状况下,即使只是稍稍偷懒一点,也是无法前进一步的,所以应当时时警惕不要被“懒”字所拖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