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邦彦的一首词,抒写游子思归之情,感人至深!

这首词抒写游子寂寞心境。

《大酺·越调春雨》

宋代:周邦彦

对宿烟收,春禽静,飞雨时鸣高屋。墙头青玉旆,洗铅霜都尽,嫩梢相触。润逼琴丝,寒侵枕障,虫网吹黏帘竹。邮亭无人处,听檐声不断,困眠初熟。奈愁极顿惊,梦轻难记,自怜幽独。

行人归意速。最先念、流潦妨车毂。怎奈向、兰成憔悴,卫玠清羸,等闲时、易伤心目。未怪平阳客,双泪落、笛中哀曲。况萧索、青芜国。红糁铺地,门外荆桃如菽。夜游共谁秉烛。

周邦彦的一首词,抒写游子思归之情,感人至深!

词的上片以写景为主,借一片春游渲染游子客中的幽独。前六句写室外雨景。夜晚的烟雾散尽,飞鸟尚未喧闹,天地间一片寂静,只有阵阵急雨,时时敲响屋顶。竹子伸出墙头,竹皮上的粉霜都被雨水冲刷干净,柔嫩的竹梢在风雨中摇摆,互相碰触。

周邦彦的一首词,抒写游子思归之情,感人至深!

“润逼琴丝,寒侵枕障,虫网吹黏帘竹”三句,由室外而室内。琴弦因潮湿而凝涩,寒气侵入枕头帷帐之间,蜘蛛网被风吹得粘上竹帘。相比前面所写的雨景,这三句描写的室内景象,明显带着令人不适的特征,也暗示出观察者的烦闷心情。

周邦彦的一首词,抒写游子思归之情,感人至深!

“邮亭无人处”六句,由上文的借景抒情转而直接抒情议论。在旅舍寂静的角落,屋檐下雨声不绝于耳,游子困了,刚睡熟。无奈内心愁绪深重,又突然惊醒,梦迷离恍惚,难以记清,孤独之下只有自伤自怜。这几句也可以回应起首六句的景物描写,正因为主人公从睡梦中惊醒,所以在清晨就已经开始仔细观察屋外景象。

周邦彦的一首词,抒写游子思归之情,感人至深!

词的下片写游子思归之情,也解释了词上片中愁情的由来。游子归心似箭,但因下雨,首先就担忧泥土粘住车轮,难以返乡。怎奈自己就像庾信,因思乡而憔悴,就像卫玠。日渐虚弱,寻常间很容易就伤感起来。难怪当年客居平阳的马融,听到笛声中的哀怨,就落泪不已,更何况自己是在这长满青苔的旅舍中?春花已经落了一地,樱桃也已经长到豆粒大小,谁能一起秉烛夜游呢?思归而难归,前人的共同情感,客舍的冷清,时间的流逝,若干因素铺陈开来,归心似箭而难以归去的无奈和惆怅,也一层层堆积,在曲折中逐渐加深。

周邦彦的一首词,抒写游子思归之情,感人至深!

王国维《人间词话》说:“词之为体,要眇宜修”,强调词的抒情细腻,景致,悠长。这首词写游子愁情,多角度点染,回环曲折,层层推进,很好地体现出词的特质。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api.xcz.im/lishi/2018/1212/1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