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思远人》拟女子之口吻,借悲秋抒发闺中怀人之感。
《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
宋代: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上阙起笔连用两个意象“红叶”“黄花”,点出自然环境;“秋意晚”一方面点明时间,一方面“晚”字也暗含思念之绵长。临此深秋之际,一位佳人临窗而立,牵挂着远在千里之外的游子。天上的浮云缓缓散去,明朗的晴空上归鸿成群,却不能为她捎来半点音讯。“飞云过尽”已带有浓浓感伤,“归鸿无信”无疑又给了这位佳人稀薄的信念重重一击。在这浓重的失落之下,她唯有无奈自问:到底哪里才能寄出我的书信呢?情感随着行文层层叠加,至末句则臻于极致。
下阕描摹佳人临窗写信之景,感情真挚浓烈,语出新奇。流淌不尽的泪珠落入砚台之中,便直接用它来研磨黑墨。当窗泣泪,砚台承泪,而泪水之多足以用来研磨,构思奇妙而又顺理成章,更可见女主人公悲切如斯。此语化用孟郊《归信吟》“泪墨洒为书”一句,而痴情更深,用这种墨写就的锦书,想来也是字字生泪,句句肺腑。渐渐写到别来之境况,女主人公大动真情,不免临书而泣,连红笺也失去了颜色。红笺无色,应是泪水洗尽之故,而词人却言是因深情失色,可谓痴语。以泪和墨,墨中有泪,泪中有心,可谓痴情;明知书信无凭,仍磨墨写书,借以遣怀,可谓痴举。此处泪、墨、书三者融合为一,物与情早已丝丝入扣,不分彼此,感怀至深。
近代人唐圭璋曾在《唐宋词简释》中评论:“滴泪研磨,真痴人痴事。末两句,不说已之悲哀,而言红笺都为无色,亦慧心妙语也。”小山本自有痴绝处,更兼常年寻乐欢场,与歌女舞伎交好,因而写这类思人怀感之词语出本色,秀丽胜韵,常有痴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