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国最经典的一首词,曲折多致,笔法精妙,堪称伤春词中的佳作

《清平乐》原是唐教坊曲,关于其名来由说法不一。或说是寄予了海内清平的祈求,或说取自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

《清平乐·春晚》

宋代:王安国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王安国最经典的一首词,曲折多致,笔法精妙,堪称伤春词中的佳作

王国安是王安石的弟弟,他文思敏捷,其诗博而深。这首词上片描画暮春风物,体察入微而融情于景。起笔先声夺人,不同凡响;词人将自己对春逝的怅叹与不舍,转嫁到娇啼不止的黄莺身上,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怜惜和共鸣。黄莺本是春天的象征物,在此被赋予了人的情态,人们仿佛在那声声啼唱中感受到词人劝春勿归的焦虑和留春无望的失落。紧承前面以听觉争胜的两句,“满地”两句则给人扑面而来的视觉刺激。词人有意颠覆逻辑,由果及因,先写残红满地的凄凉景象,再回溯缘由。昨天风雨无情,使得原本绚烂盛放如宫锦般艳丽绝伦的花儿零落成泥,尽染污浊。黄莺鸣唱,残红满地,原本都是暮春常见的景象,鸟鸣花谢更是自然界亘古不变的法则,只因词人怀有深切的惜春之情,所见所闻都酝酿出几分悲伤的况味,正应了那句“以我观物,则物皆着我之色”。

王安国最经典的一首词,曲折多致,笔法精妙,堪称伤春词中的佳作

下阕抒发惜春感怀,寄寓身世感慨和傲然风骨。“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又是以声传情。那如泣如诉的琵琶声,像在倾吐对春光的无限依恋。前一句化自李贺《冯小怜》“湾头见小怜,请上琵琶弦”,小怜即北齐后主高纬宠妃,因“慧黠能弹琵琶”,后世常用以代歌女。历代诗词亦喜用“春色”比喻美女,词人也许正是由春意的消逝联想到朱颜的凋落和怀人的寂寥。“晓来”暗含了长夜漫漫辗转反侧之意。虚度良辰美景之际,神思也追寻远在天涯的心上人而去。同时,美人迟暮之悲也触发了词人英雄末路的感慨,政治失意,青春已逝,真要长叹功业未成而华发生。

王安国最经典的一首词,曲折多致,笔法精妙,堪称伤春词中的佳作

词人独具匠心地选择暮春时节杨花翻飞的景象收笔,自有深意。杨花色泽如雪,与“朱户”正形成一红一白的视觉冲击,又寓意高风亮节。人皆谓“水性杨花”,不屑其轻浮个性;然而在词人笔下,杨花宁愿乘着春风过自由无拘的生活,也不愿飞入权贵人家求取垂怜。它已成为词人心中不为五斗米折腰理想人士的化身。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api.xcz.im/lishi/2018/1212/1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