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慨叹时事的诗歌,因为诗中揭露社会问题极为深刻,故而广为流传。
《己亥岁》
唐代:曹松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这两句首先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征伐不断,民不聊生的乱世图。首句中的“泽国”,即指江汉流域。这一句说汉江流域都被画入了作战图,言外之意就是说战火已经从大江以北蔓延到了大江以南。由此,一个到处打仗的乱世就被形象地描绘出来了,然而表达上却含蓄委婉。次句通过刻画乱世中百姓的普遍心理,反映他们流离失所,无以为生的情形。“樵”指打柴,“苏”则为割草。在和平的年代,这本是两种极为艰辛的生计,根本谈不上什么快乐。但是如今,它们却成为百姓心目中的一种理想生活。为什么呢?因为在眼下这样的乱世,能给以打柴,割草平安地活着就已经是莫大的幸福了,除此以外,还能有什么更高的要求呢?然而即便是这一卑微、渺小的要求,对于百姓来说仍然是一种奢望,当真要让闻着落泪,见者伤心了。这一句只七个字,描述的事情也极为简单,但是语意却几度转折,不得不让人佩服诗人的写作功力。
正是在这样的现实震撼下,诗人发出内心的呼喊:“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意思是说,大家不要再提什么封侯的事情了。你们可知道,一位将军凭借战功封侯是以千千万万人的生命为代价换来的。未尾一句,诗人通过“一将”与“万骨”“功成”与“骨枯”的鲜明对比,深刻地揭示了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不幸和灾难。尤其是万骨同枯的场面,仿佛就在我们的眼前浮现,极为触目惊心。这两句既是规劝之语,也是警世之言,不仅反映了诗人所处时代的社会悲剧,而且也揭示出整个封建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故格外振聋发聩。
此诗以客观叙述起,以主观议论结。语言朴素而意旨深刻,再加上一字一句全是血泪,故具有感动人心和引人警醒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