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在古代立春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这一天,天子要带着文武大臣去东郊迎接春天,期盼丰收。但对于辛弃疾来说,他还有另一个抱负,那就是重新整顿兵马,收复被敌人占领的河山,从他在立春之日所作的这一首词中我们就能体会到他的报国建功之情。
《汉宫春·立春日》
宋代:辛弃疾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浑未辨,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春幡:是古代风俗,立春的时候剪彩绸为花,插在女人头上。所以看到美人头上插满了春幡,就知道春天已经归来了。
“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虽然春天已经回归,但冬天似乎还不肯乖乖离开,仍然经常无故送些寒风冷雨过来。
“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去年来到南方的燕子,还没有北归,不过它们今夜应该会梦到故乡的西园吧!这里的燕子已经成了作者思念故土的象征,词人去年率军渡过长江投奔南宋王朝,而今已立春但北方还在金人的控制中,所以无法北归,只能在梦中回到自己的故乡。
“浑未辨,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这时候的词人是满心愁绪,所以连节日用的物品都无心置办了。
“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可笑的东方从立春开始就忙着点缀人间的花柳,连一点空闲的时间都没有。好不容易有点空闲又跑来镜子中,偷偷的变化人的青春容颜。
“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满怀的愁绪连绵不断,无人能解,生怕花开花落,青春流逝,而朝来的大雅却比我先回到北方。
这首词全篇从节令风俗着手,紧紧扣着立春的节气变化的所见所感来写,但词风却在哀怨中带着嘲讽,于无奈中带着悲愤。对于南宋朝廷的安于偏安一隅的现状表达强烈不满,也有对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无奈和怨愤!
辛弃疾生于北方,在出生的时候就在金国统治境内,从小耳染目睹的都是汉人在金人压迫下的痛苦和屈辱。所以他立志要恢复中原,报国雪耻,但自从他率队南归之后,却发现南宋朝廷根本无心北伐,仅仅是想和金国媾和保住半壁江山。 以至于他的主战理念和主和派产生严重的分歧,导致他备受排挤、壮志难酬。而他的雄心壮志也就只能寄托在诗词之中聊以自慰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直接导致宋朝出现一个很尴尬的记录,宋朝300多年历史其首都汴梁居然有一半(153年)的时间处于沦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