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李颀的一首送别诗,全诗自然真切,情深意长,值得一读

《送魏万之京》是唐代诗人李颀的作品。此诗意在抒发别离的情绪,全诗自然真切,情深意长,遣词炼句尤为后人所称道。

《送魏万之京》

唐代: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树色 一作:曙)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唐代李颀的一首送别诗,全诗自然真切,情深意长,值得一读

首句从眼前景色写起,交代时间,人物和事由。时间是清晨,事情是唱离歌,即道离别。人物身份是游子,由此确立了客中送客的主题。

唐代李颀的一首送别诗,全诗自然真切,情深意长,值得一读

此时此景交代足之后,笔墨一转到了昨天夜里,原来,这位即将远行的游子是昨天夜里专程赶来道别的。这番心意已经足够深厚,更何况还有微霜,说明天气寒冷,而且途中还要渡河。冒着风霜,跋山涉水,只是一夜就匆匆告别。不写送别多么不舍,仅从乘夜赶来相聚话别一事,已经将深情厚谊写足。其下写难堪之情。这种难堪不仅仅是离别带来的,还与前文”游子:相呼应。离别是第一层愁苦,大雁哀鸣声声,更增别情,此不堪者二;北雁南飞,背井离乡,客中送客,此不堪者三;诗人人在他乡,归途无望,是更不堪者。

唐代李颀的一首送别诗,全诗自然真切,情深意长,值得一读

怀此难堪之情,遥想朋友远去的京城,自不免着尽清冷的色彩。一叶知秋,物之凋零最能感受节令的变迁,也暗喻京城的世态炎凉。诗人笔下的京城给人的印象是极无暖意的。这和诗人自己的身世有关。诗人早年出入京城,结交权贵,希望用世,但终落魄而去。后折节读书,考取功名,却怀才不遇,最后愤而归隐。诗人早就洞察繁华京城背后的无情。

唐代李颀的一首送别诗,全诗自然真切,情深意长,值得一读

最后为诗人情真意切的劝勉之语,劝诫友人要努力而为,不要沉溺于行乐,耽误大好的时光。诗人有感而发,也许,他年轻的时候也是如此意气风发地憧憬京城的繁华,期待平步青云,立身成名,,,,,,,往事早已成空,但仍不断有人怀着同样的梦想前往京城,诗人不禁感慨万端。全诗意境冷峻凄清,惆怅慷慨,其有雅致的唐人风味。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api.xcz.im/lishi/2018/1212/1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