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是唐代山水田园派诗人,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其诗多写山水田园的幽静生活,却时不时的流露出一种失意情绪,诗歌淡雅而有壮逸之气,为当时的诗坛所崇拜。
《夜归鹿门山歌》是一首是一首写景抒怀诗,通过描写诗人夜归鹿门山的所见所闻所感,抒发了诗人的隐逸情怀。整首诗按照时空顺序,分别写了江边和山中两个场景,先动后静,以动衬静,写出鹿门清幽的景色,表现诗人恬静的心境,同时在清闲脱俗的隐逸情趣中也隐寓着孤寂无奈的情绪。
《夜归鹿门山歌》
唐代: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孟浩然的诗以短小绝句最为有名,而歌行体则少见佳作。这首诗是孟浩然少数几篇歌行佳作,为后人推崇。这首诗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融进了作者自己的人生情思。
题中“鹿门山”在汉江东岸,和孟浩然的家乡襄阳隔江相望,汉末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出仕,携全家隐居于此,鹿门山因此成了隐居圣地。所以题目就透露出隐逸的情趣,我们都知道,孟浩然四十岁到长安求仕不成,云游江南数年后返乡。世道的冷漠和仕途的艰险,使诗人自然产生隐逸之情。
日暮时分,传来山上寺院的钟声。天色已晚渔梁渡口喧闹不已,人们争着要过河,人们是要回到江边的村庄,而诗人的目的地则是鹿门。月光笼罩之下,鹿门山烟树迷蒙。走过弯弯曲曲的山间小道,猛一抬头就看到当年庞德公的隐居之处。石窗、小径、松柏.......一如当年,静静的在山上,很少有人光临,只有像“我”这样的“幽人”才在夜间来此寻访。
这首诗犹如素描,但字里行间有作者的心思在。诚如《汇编唐诗十集》里说:“浅浅说去,自然不同,此者胸有泉石,”前人评这首诗,多用“幽绝”“幽秀”“精幽”等字眼,一个“幽”字紧紧把握住了此诗的神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