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祖父被贬岭外时写的一首诗,被后人赞其开启了诗坛新风

杜审言(约645-708),字必简,汉族,中国唐朝襄州襄阳人,是大诗人杜甫的祖父。唐高宗咸亨进士,神龙元年张柬之等发动兵变,武则天退位,唐中宗李显继位,张易之兄弟被杀,同时,像宋之问、杜审言等依附于张易之的文士也大批被贬岭外,《渡湘江》就写在这个时期。

《渡湘江》

唐代:杜审言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杜甫祖父被贬岭外时写的一首诗,被后人赞其开启了诗坛新风

春回大地,鸟语花香,杜审言渡湘江南下,这美好的春天让他想起了昔日游园林的情景。那个时候多好呀,也是春光明媚,更秒的是好几个朋友可以吟诗作对,谈笑风生,由于仕途上春风得意,自然心情畅快。但此时,同样的美好春天,同样是鸟语花香,但心情却截然不同。仕途不顺,人生不得意呀。今昔对比,更显得今天的悲哀。人生的情况,竟然使得花鸟都为之悲伤。花鸟本无意,其中的缘由全在人的心情。把花鸟看做有情有义,是古代诗词的一大情怀。这在现代人看来,是荒唐可笑的。但在诗性思维中,万物有灵,这是宇宙万物的本质,是不容质疑的事实。

杜甫祖父被贬岭外时写的一首诗,被后人赞其开启了诗坛新风

后两句是从鸟的视角来写的,也就是说“独怜”的主语是“花鸟”。让花鸟悲怜的是,一个长期在京城生活的人突然间要向南方去了,而不是像湘江一样被流。这就是被抛弃了呀,言下之意就是得不得皇帝重用了。这是封建社会文人的一大悲哀,末句写法独特,堪称妙笔。

这首诗中的“今春花鸟作边愁”其笔法和意境都可以媲美其孙杜甫《春望》里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句。

杜甫祖父被贬岭外时写的一首诗,被后人赞其开启了诗坛新风

这首诗没有一句是直接抒情,但内心的悲凉直透诗句。胡应麟对这首诗的评价很高,他说:“唐初五言绝,子安诸作已入妙境。七言初变梁陈,音律未谐,韵度尚乏。惟杜审言《渡湘江》、《赠苏绾》二首,结皆作对,而工致天然,风味可掬。”这首诗以押韵对起,又以对作结,俱有整齐美、和谐美以及反复咏叹的韵味。初唐时期是七绝初创的阶段,杜审言这首《渡湘江》是有相当影响的,说它“具有开启诗坛新风的作用”,也不为过誉。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api.xcz.im/lishi/2018/1212/1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