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客机为什么双发多于四发啊?答案竟然这样惊人

二战结束之后,民航飞机由活塞式动力进入到喷气式动力时代,在此之后的五十多年里,喷气式客机的发展历程中曾经有两次非常重要的抉择,曾经有很多知名的航空制造商在这两个抉择中做出了错误选择而导致公司走向下坡路,直至被收购或者破产。

第一、亚音速客机还是超音速客机

二战结束之后,各个飞机制造商都推出了各自的喷气式客机,不过这个时候的喷气式 客机都是亚音速的,一般采用涡喷发动机,航程短、速度低,因此,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民航运输界曾经产生了重大的分歧,到底是提高运行速度,缩短飞行时间而发展超音速客机;还是坚持发展更经济、成本更低的亚音速客机。在当时第一种趋势占据了主导地位,英国和法国合资研发了“协和式”超音速客机,配置四台带加力燃烧室的涡喷发动机,拥有两倍超音速飞行能力。

blob.png 

苏联也积极响应,推出了超音速的图144客机,配置四台发动机,最大速度达到两倍音速,商载能力达到140人,航程能力6500km。

blob.png 

不过事实证明,超音速客机的经济性太差,民航公司对这种超音速客机极其不感冒,加上七十年代的全球石油危机,导致这两款超音速客机纷纷停产,民航运输重新回到亚音速时代。

在这其中,波音公司算是慢了半拍,虽然也曾经想跟随研发自己的超音速客机,但是看到协和式不好的市场反应之后,立即终止研发,转而专注于亚音速客机研发,推出了波音737和波音747两款客机,乘机抢占了全球民航运输业市场,也因此奠定了民用飞机霸主地位。

第二、双发宽体客机还是三发/四发宽体客机

在回到亚音速时代之后,为了提高商载能力和航程,尤其是国际间8000-12000km航线的运输需求,很多航空公司纷纷推出涡扇动力的大型多发客机,波音推出了四发的波音747、麦道推出了三发的DC10和MD11,洛克希德推出了L1011等。

blob.png 

这些大型中远程客机的商载能力都比较强,一般在350-450人之间,但是商业运营反映出一个问题,那就是远程航线航班运输密度不能太高,否则会导致上座率不佳的问题,此外四发、三发飞机的油耗还是偏大。而且对于普通乘客而言,更倾向于避免中转飞行,而是追求直达航班。因此民航运输市场上对于远程航线的商业需求实际上是化整为零型,即更需要适度商载能力的、航程较远的大型客机。

blob.png 

对于这样的认识,波音公司首先尝试,推出了波音757和波音767两款双发准宽体客机机型,但是这两款机型的设计上贯彻这一理念并不彻底,因此被对手空中客车公司凭借更为优良的A300/310两款双发宽体客机超越。

blob.png 

在这种背景之下,波音公司迅速停产波音757/767,转而击中力量研发了全新的双发大型宽体客机,这就是波音777,凭借这一机型,波音公司完全压倒空客公司的A300/310,同时还击垮了空客四发的A340,奠定了至今为止最为畅销的双发大型客机地位。

blob.png

所以,总的来说,在目前商业飞机运营市场中,通过市场实践表明,双发飞机的经济性和市场匹配性是最佳的,正是基于之中理念,波音在中远程运输市场推出了777和787两款机型,在中近程运输市场推出了737系列,而自己原有的747这样四发客机基本上不再投入后续研发,完成现有订单之后即将停产;空客也是如此,目前基本上保持着A320系列、A330系列和A350系列三款双发客机的生产,四发的A340早就停产,四发巨无霸A380,空客目前已经决定正式停产。

blob.png 

因此,双发客机是整个民航运输业市场、技术、航空公司等三个方面共同实践而做出的选择。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api.xcz.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