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广岛和长崎引爆的两颗原子弹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使用核武器,当时只有美国人拥有这种毁灭性武器。不久,苏联紧随其后,在1949年成功引爆自己的第一颗原子弹。随着冷战的升级,美国也在准备万一遭受苏联核打击时如何确保不丧失指挥能力。于是,在地下,一个“备份白宫”和“备份五角大楼”在悄悄地修建。之前国历君跟大家介绍过“备份白宫”错过请戳:“备份白宫”,美军真正的“神经中枢”,核弹拿它没辙。
美国一处核避难所内的情景
“地下五角大楼”算得上是美国绝密中的绝密。在冷战时期,它的具体位置一直是苏联情报系统最想获得的绝密情报;在冷战结束后的今天,尽管俄情报部门早就搞清了它的具体位置,但其内部依然神秘莫测。美国《纽约时报》的记者经过数年的追踪采访和实地调查,才了解到这个指挥中心的只鳞片爪,并在2001年发表在《纽约时报》上。
美国马里兰州和宾夕法尼亚州交界处的凯托克廷山脉的雷文洛克山,距华盛顿白宫约170公里,距美国总统休假胜地戴维营仅12公里。这里就是美国总统在全面核战争爆发后的栖身之地——对外正式名称为:“预备联合通信中心”的美国国家预备军事指挥中心。
当记者来到这座山脚下问一个在当地生活了50多年的老人,他也不知道戒备森严的山里边都有些什么,更不知道从他家门前走廊开始贯穿整个山谷的两条隧道究竟通向何方,每天从山里飞进飞出的直升机都是干什么的,山顶上密集的天线都有什么用,他所能知道所能看到的就是比比皆是的“禁区,止步”的警告牌、重兵把守的大铁门和高高耸立的带电铁丝网。面对提问,老人不停地摇着头,他只知道这座石头山的底下都被掏空了。
整个指挥中心位于厚达300多米的花岗岩层下,四通八达的坑道犹如城市的街巷,各种生活设施应有尽有,坑道里的空气是通过隐蔽的通气口抽进去的,整个指挥中心至少可以容纳3000人,储备有可供所有人享受半年的食品、水和生活必需品,其中还有一套总统特别套房。在过去的40年间,总统套房里的陈设一切如初,甚至连肥皂也保持得跟当年一样完好。
在冷战最高峰时期,美军开始每年举行一次年度性“全球盾牌”核大战实兵演习和“常青藤联盟”核大战指挥所演习。这两种演习都是假想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互相摊牌,苏联首先动用核武器对美国的海外驻军发起袭击,驻西欧、中东和韩国的美军也同时遭苏军的化学武器攻击,美国总统下令对苏联进行核报复。在1982年的核大战演习中,美国政府最高级别的军政官员都亲自到该中心参加演习,其中前国务卿罗杰斯扮演总统的角色,前中央情报局长赫尔姆斯扮副总统的角色,里根政府所有重要成员,包括里根总统本人、副总统布什、参联会主席多尔顿中将都出席观看了演习。
1955 年冷战期间,位于美国纽约的一家防辐射避难所内,避难所内有收音机、罐装食品和水等
作为演习内容之一,“地下五角大楼”24小时监控和跟踪那些按顺序要继任总统的官员的行踪。如果美国受到核袭击的威胁,内阁部长和美国最高法院法官将被空运到此;总统本人是否要到这里,则要根据受威胁情况而定。要员们在走进该设施那扇厚1.8米的大铁门之前,必须出示特别身份证。如果他们是在发生核袭击之后抵达这里,需要接受核辐射检查。受到核辐射的任何人都会使一系列传感系统出现变化,警报和指示灯将会同时做出反应。根据受辐射的程度,灯会显示黄光或红光,那些受辐射严重的人将被带到消毒室,用特殊的浴皂洗身。他们的衣服也将被烧掉。数辆救护车来回穿梭于设施中的地下医院。该设施储备着大量武器,还设有一个火葬场。
随着冷战的结束,核战争的威胁大大降低,但这些核避难所并未被历史淘汰。“9·ll”恐怖袭击使50多年前美国为全面核战争修建的许多坚固首脑指挥防护工程全面启用,许多工程还是首次全面启用。此外,如果在美国受到生物、化学武器进攻及首都华盛顿水源被污染等情况下,这些避难所仍会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