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全球暖化冲击,终年冰封的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近年来冰雪正快速消融中;在攻顶之路上被掩埋的登山者遗体,重新现身的数量也因此显著增加。自1922年以来,有近300人因攀登珠峰而殒命,其中大部分遗体都还埋藏在冰雪之下。随着暖化危机以及越来越多的遗体发现,海拔数千米之上的山友身后事,也成为尼泊尔的棘手难题。
喜马拉雅山位于尼泊尔萨加玛塔专区与中国西藏自治区的边界上,海拔高达8,848米的珠峰,则是全世界登山好手心之所向的终极巅峰。然而面对严峻的大自然,攀登世界第一高峰的极限运动,不只需要完备的体力以及登山知识,有去无回的风险更形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对于不幸丧生的身后事该如何处理?也意见纷陈。
珠峰登山者
部分登山者认为,遭遇山难而丧命,是极限挑战难以避免的风险,并希望遗体能就此留置山上。有不少登山者及其亲友,则希望能将遗体搬运下山安葬;更有其它意见认为,攻顶珠峰沿途的成堆尸体若不加以处理,不只会对新手登山者造成心理冲击,对于观光产业也可能造成负面影响。尤其在全球暖化的冲击下,圣母峰的冰川与积雪逐渐消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罹难山友遗体显露,未来更恐遭遇大量腐败危机。
根据尼泊尔官方统计,攀登珠峰而丧命的最早记录,为1922年的英国登山客。截至目前,全世界约有4,800人挑战攀登世界最高峰,将近300人因此丧命。其中,3分之2的罹难者,遗体都还在海拔数千米的山巅之上。
《BBC》指出,世界海拔最高的冰川“坤布冰河”(Khumbu Glacier),受到暖化危机的冲击最为明显。坤布冰河沿岸是通往珠峰的主要攀登路线,近年冰河上的融冰池塘面积不断扩大,冰块最高温度更一度升温至零下3.3度C;邻近圣母峰的冰蚀湖“伊姆扎湖”(Imja)也因水位快速上涨,让尼泊尔政府在2016年不得不出动军队抽水降低水位。
“尼泊尔登山协会”(NMA)的前主席雪帕(Ang Tshering Sherpa)表示,他的团队成员“从2008年开始已将7具遇难者遗体搬运下山”“但在更早以前就已被冰雪掩埋的遗体,如今却一直冒出来”。其中发现的遗体,甚至可以追溯到1970年代。
近年来,登山客遗体的发现地大部分邻近坤布冰爆(Khumbu Icefall)。坤布冰爆位在喜马拉雅山尼泊尔一侧,被认为是攀登珠峰路线中,最危险的路段之一。其他如坤布冰爆再往上走、接近珠峰顶的南坳隘口(South Col,又称四号基地营),都发现比往年更多的尸体露出。
但要如何将遗体从高海拔的险峻环境中,搬运下山呢?相关单位一般会在登山季节(如约莫3-5月的春季)上山搜索并搬运遗体,以喜马拉雅山尼泊尔一侧来说,主要仰赖如尼泊尔登山协会、尼泊尔探险营运协会(EOAN)...等组织的合作与执行。此外,散居在喜马拉雅山区、善于登山的雪巴人,更是常被委任搬运任务。
雪巴人
搬运过程可能需要使用冰镐等器具,将冰冻的遗体完整掘出,再透过雪橇、滑轮组具、直升机等设备协助搬运。除了需要克服险峻地势、稀薄的空气以及险恶气候,在8,700米以上的高度,遗体更因为冰冻,重量可达150公斤,加重搬运难度。
根据英国《卫报》,从珠峰搬运一具遗体下山,可能花费至6万1,000英镑。尼泊尔登山协会则表示,“难以搬运下山的遗体,他们会为以岩石或雪覆盖,并祝祷示意。”
根据尼泊尔登山协会、尼泊尔探险营运协会、尼泊尔国家登山指引协会(NNMGA),尼泊尔政府对于相关遗体处理态度颇为消极;争取政府资助,通常也需要经过漫长的等待过程。随着日渐显著的暖化威胁,对于有关单位搬运遗体的行动也造成人力以及能量上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