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会:木崖头的传说


blob.png

在岚漪河下游,离温泉乡党家崖村十来里,有个叫做“木崖头”的地方。木崖头分阴阳木崖头,终年不息流淌着的岚漪河水让它们隔河相望。从阳木崖头过河,就到了阴木崖头。在这里,河水拐了一个弯,阴木崖头就是那块凸出的“小岛”。上了岸,你会看到在青石崖上,一个足有县城鼓楼那么高、那么宽的一个石窟,看上去很是神秘和突兀,人称“石豁子”,也有人说它叫“卧龙窟”。走出十余米深的石窟,穿过一道百十来米的石壕,又回到了河的下游。

说起这“石豁子”,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呢。早年间,石豁子原来是一座青石崖,绕过石崖,就是阴木崖头村,村里住着一个姓高的财主。传说这

个财主家不论田地、房屋还是牛羊、騾马,都有十万之巨,猫儿还养了几大房。人称“高十万”,他家的牛羊不用人工饲养,每天太阳出山的时候,只要打开圈门,它们就会自己上山寻吃找喝,等到太阳落山,高家只要一敲后院的那口大铜钟,它们就会鱼贯而归。

也许是怕这么多家财吃用不尽,高家可着劲的挥霍,吃穿住用就不用说了,连小孩的尿垫子都是白面烙饼,顶门棍是晒干了的黄米糕棒。別看高家富得怕人,又那样奢侈,却财迷的要命。他家的长工短佣,是喝冷水也嫌肚大;对那些讨吃要饭的,用高十万的话说,是“宁背烂了、扔了也不给他们一口‘’。

有一天,高家门上来了个衣衫褴楼的白胡子老头颤巍巍地哀求高家给他一口饭吃,高十万皱着眉头不耐烦地说:“走走走,我家哪有长余的东西打发你了。”老头看到墙边立着的黄米糕棒,央告说:“把你家不吃的那素糕棒给我吃几口吧。”高十万说:“我家的素糕棒还要顶门哩!”老头又央告道:“那把地下的那张烙饼给我吃上些也行。”高十万说:“想得美,那是我家娃娃的垫厾子!”听了这话,老人气得发抖,颤声说:“真是葬良心呀!那都是粮食,这么糟践就不怕遭报应吗?”

这下可不得了,背后骂高十万的人倒是不少,可谁敢这么当面诅咒呢?高十万气的一跳三尺高,一声大喝,门里立刻窜出两条恶狗,如狼似虎地扑向老头。奇怪的是,没等狗上了身,那老头突然不见了,把个高十万惊得目瞪口呆。

正在这时,高十万的秀舌舌(结吧)闺女跌抢不烂跑进来见了高十万张口就问:“大,有个老汉问咱家甚时穷呀。”闻听此言,高十万事觉得此事大有蹊跷,踌躇了半天回道:“你就说驴年”。十二生肖中根本没有驴,高十万的意思是他家永远不会穷。秃舌舌慌打连忙去告门上的老头:“我大说,我家驴年穷。”谁知她舌头不会打弯,“驴”字从她的嘴里出来就成了“牛”。恰好那年是牛年,老头说“就今年穷哇!”转眼就不见了,惊得禿舌舌愣怔了半天。

后半响,高家门口又来了个要饭的汉子,伙房做饭的伙计偷偷给了两个中午吃剩的肉包子,要饭的一掰两半,尽血,一扔,落地化作两个绵圪丁羊,头也不回奔向河岸,照着石崖“咚咚”就顶。随着圪丁羊顶石崖的巨大回声,天空中忽然漫过一片黑压压的乌云,接着滚过一个响雷,铜钱大的雨点瓢泼一样倾泻下来。那声闷雷惊起一个粪巴牛,昏头昏脑四处乱撞,恰好撞到高家召唤牛羊回家的铜钟上,那声音不知咋会那么响,穿过雷声、雨声传到山上,高家的牛羊騾马听到钟声,本能地向山下跑去。下人赶忙去叫高十万:“有两个圪丁羊在顶石崖。”高十万说‘’怕甚哩,叫咱的十万绵羊和它们顶,看是那两个圪丁厉害,还是咱的十万编羊厉害谁知绵羊一放出去,反倒帮着两个圪丁一齐顶石崖,“咚咚”、“咚咚”,直顶的地动山摇。只一眨眼功夫,石崖就被顶开一个三丈见方的窟降,高十万眼睁睁地看着河水从窟窿中咆哮着涌上来,眼看就要漫上他家的高台阶,才和家里人逃到山上,保住了性命。等到惊魂稍定,睁眼一看,山下都是水汪汪的一片房屋不用说了,就是那几十万牛羊骤马也被洪水推得一干二净。

过了一阵,浪息了,水停了,河水也从石窟退了下去,仍旧在河道里不慌不忙的流淌着。再看那被水淹过的地方,已成为平地,而高家周围的人家却和雨前毫无两样。高十万从此败了下来。原来,老头、要饭的、圪丁羊都是神仙变化的有的说是河神,也有的说是山神。再说那块石崖上冲下的大石头,那天被河水生生顶得离开了石洞,又涮开一道石槽,裹挟着翻滚着顺着河槽,一直被推到了保德冯家川的黑窑沟,才停了下来。

神仙昐咐一个人头猫身的毛鬼神去背回来安在原处。毛鬼神领命,从黑窑沟辛辛苦苦背回木崖头,看看离石豁子留下十几步远了,毛鬼神大喜。正要放下石头歇一阵,高十万的老婆看见毛鬼神背着比他大不知几百倍的石头,打惊拾怪的喊道:“你个猴些些的人背那么大的石头,还压死你哩!”话音未落,毛鬼神应声倒地,石头也从此在那里生了根,到现在还像小山一样蹲在石豁子不远的地方,你若不信去看,尺寸和形状确实和石豁子一模一样。高十万家败落后,方圆左右再没有出过高十万那样大的财主,财主们对穷人的剥削也收敛了不少,他们想发财,但更怕报应。

早年间,西川的人去兴县,就是趁河上了冻从阳木崖头踩着冰过河,穿过石豁子,再顺着河槽一直向西。每当路过这里,老人们就会给孩儿们绘声绘色的说起木崖头的传说,走一遍说一遍,总也说不腻,所以,五、六十年代西川人只要走过石豁子,都或多或少知道木崖头的传说和高十万的故事。后来这里修了公路,木崖头、石豁子、高十万也就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api.xcz.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