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后血糖正常,需要吃药吗?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糖友可能都出现过类似的情况,一段时间吃药,一段时间停药。
可能偶尔做血糖监测的时候,发现自己空腹血糖高,但是餐后血糖基本正常,虽然心里也比较疑惑,但并没有重视。
那么,如果你也发生了这样的情况,治还是不治呢?
1. 糖尿病未明确诊断
这部分人可能是糖尿病前期或已经患上糖尿病了,但是却并不自知。
他们在查体的时候,发现空腹血糖超过5.6mmol/L甚至超过7.0mmol/L,但因为各种原因,并没有去正规医院确认。
或者是自己在家或在药店测血糖的时候,发现餐后血糖比空腹血糖低,却没有引起重视。
2. 早期糖尿病患者
在刚开始确诊糖尿病的时候,这部分糖友很重视自己的血糖情况,严格控制饮食,坚持运动,听从医嘱服药。
一段时间后,血糖达标,糖尿病进入蜜月期,于是停药了,测血糖也逐渐放松频率。
3.糖尿病已经明确诊断
这部分糖友已经确诊患有糖尿病,但在服用过降糖药,并控制了饮食之后,空腹血糖在6~7mmol/L之间徘徊,餐后血糖降到正常。
这时候,有一些糖友就会认为自己的血糖得到了良好的控制,不再需要任何降糖药了,平时也很少监测血糖。
那么,为什么有一些人会出现空腹血糖高,餐后血糖却达标的情况呢?主要有3个原因。
1. 体重降了
案例中的王女士,刚患有糖尿病的时候,体重有110斤,严控饮食并坚持运动后,目前体重是100斤。
根据指南,体重至少减少5%-10%,血糖就能明显改善。
王女士体重下降了10斤,餐后血糖也达标了。而一些进入蜜月期的糖友,高血糖的毒性作用解除,体重也下降了,空腹血糖回落,也基本属于这种情况。
2.吃的少了
在得知自己患有糖尿病后,糖友基本会严控自己的饮食,减少热量的摄入。
大部分的糖友每顿馒头由2个减少到1个,米饭由一碗减少到半碗,每日饮食总热量至少减少200~300千卡。
3.运动多了
运动作为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之一,大部分糖友都会督促自己尽量完成每天的运动量。
在运动时间、运动方式、运动强度上,很多糖友都有自己的计划,游泳、快走、跳广场舞等等,都是糖友们比较热衷的运动项目。
与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都搞高的糖友相比,空腹血糖高,餐后血糖达标的糖友,只能说血糖是部分达标的。
如果这只是偶然发生的情况,可能不用太过在意。但若是阶段性的,糖友并未服用降糖药,生活方式干预时断时续,糖尿病早期胰岛素抵抗,后期基础胰岛素分泌不足两大病因未及时纠正。
随着时间推移,胰岛功能的衰退,很可能就会导致餐后血糖升高,空腹血糖也高的情况,血糖失控,还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因此,如果糖友出现了餐后血糖达标,但空腹血糖偏高的情况,也要引起重视,及时治疗。
1、掌控四个关键时期
即糖尿病确诊时、年度评估时、新的复杂因素出现影响自我管理时,治疗方案发生转变时。
在这几个关键时期,糖友需要密切关注自身的体重、血糖等,同时,最好定期体检。
2、适当考虑用药
如果出现了空腹血糖偏高的情况,建议咨询医生,服用如二甲双胍之类的降糖药,控制血糖。
3、急性(短促)血糖升高能刺激胰岛素分泌
而慢性高血糖即当空腹血糖达到7. 8 mmol /L时, 胰岛素分泌呈下降的趋势,当血糖浓度 > 10 mmol /L时,胰岛素分泌下降。
案例中的王女士空腹血糖达到8.4mmol/L,如果不加以干预,胰岛功能将进一步损害,长期对身体的危害性可想而知。
综上,糖尿病友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重视血糖监测,一旦发现血糖异常的情况,除了加强生活方式的干预,在必要时,还应该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治疗,促使血糖早日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