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古时候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相比,现代人的求学生涯少了太多不必要的波折;以前迢迢千里家书万金,望眼欲穿而久候不至,今天的消息却能瞬息咫尺。看似好像一切都翻天覆地,全然不同。
人生天地间,在逝者如斯夫的时间长河里,谁人不是匆匆过客。那些有幸并未散佚的长嗟短叹,却偏偏能够奇迹般汇聚成文脉绵远,从古到今一以贯之。
西窗烛用建立在百万文库基础上的一日一赏和诗词卡片,传承时光洗练的古典文化;在为俗累奔忙的今天点起盏盏烛光,照书立四壁,此间一隅安吾心,也能觅得浮生半日闲。
那些脍炙人口的名篇名句,曾唱遍井水饮处;而其一咏三叹的声韵美感依然历久弥新。西窗烛包含语音在内的「创作」频道,从书法绘画朗诵到音乐视频,通过构建传统文化创作矩阵,打造优质内容社区。现下的专辑和诗集,是曾在同一轮明月下的题壁碑刻和名录书钞;所谓今月曾经照古人,薪火相传的意义正在于一脉相承。
古代中国科技一直走在世界前列。造纸术的出现,使文字的载体从从金石竹木丝帛变成了轻便的纸张;印刷术的发明,则在前人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更为快速的文化传播方式。
千百年后,人类追求科技的脚步却从未停下。随着网络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信息无时无刻不如潮水般向我们涌来。西窗烛精选数万条诗词名句,在打开界面卡片式切换翻阅。数字时代下的碎片化阅读未必肤浅;指尖划过片笺片玉,诗词之美熨帖心肺,可谓忙里偷得片刻闲。
互联网时代无远弗届。即便地理上远隔千里,“重与细论文”也并非无法实现的奢望;暮云春树,亦能与君共赏。每天西窗烛开辟的话题专区,在这里大家各抒胸臆感受思想碰撞的火花,素未谋面却能倾盖如故。「西窗时间」内的优质音频内容,阐幽发微的解读让传统文化更加普及。
古人宴酣之时分曹射覆,曲水流觞不尽风雅;虽说现代人身边从来不缺推杯换盏之人,但能酬唱应和的却寥寥无几。西窗烛从年初陆续推出的飞花令和诗词接龙,累计有百万人次参加,诗词在富有趣味性和竞技性的游戏过程中焕发新的魅力。
成年后在社会上东闯西踱也好,在阁楼里皓首穷经也罢,只要你愿意,每个人能为自己做出的选择负责。但最最本质的东西却无法改变,就是来自教育的潜移默化。教育是人们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当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隔着千年与另一个有趣的灵魂相比时,才是真正的教育。或许是咿呀学语时的启蒙,或许学生时代的“请背诵全文”,早先在成长过程中接触过的诗词都蛰伏在潜意识里,成为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基因。
而今,中国礼仪之邦的大国形象在国际舞台上日益彰显,在费孝通先生说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一处理不同文化关系的十六字“箴言”里返祖开新。返祖即寻根,古典文化深深根植于这片神州大地,饮水思源绝不可数典忘祖。多次获得 App Store 推荐的同时,用诸子百家、四书五经、经史子集、 唐诗宋词、 古典名著、琴棋书画这些属于国学的标签输出传统文化。
苹果公司CEO库克(中)与西窗烛创始人瞿章才(左一)、刘志鹏(右一)交谈。图片来源:新华社
十月,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在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会见了西窗烛团队,在体验西窗烛App后曾表示:“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去向人们介绍传统文化,是一种非常奇妙的结合。我们只有了解过去和历史,才能真正的了解自己。”浪潮新旧更迭,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和深化,未有停歇;完美融合了iPhone Siri捷径、Apple Watch Location 根据地理位置推荐古诗词和iPad Apple Pencil 进行书法创作,致力于用前沿技术推广中华传统文化,西窗烛责有攸归而义不容辞。
现代生活的快节奏,连带着身边的一切奔忙周转,人们常常无暇顾及它物。诗歌本身是一种文体书写形式,诗书礼乐并非快速达成目的捷径;诗词和每个人的因缘际会迥然不同,着实无须先存断定有用无用之心,而后复入谋稻梁之彀;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归根结底不过是“梦稳心安”四个字。
天涯路远无由寄。
西窗烛愿成为充满诗意的栖居之所,为所有人守一方此心安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