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字仲达,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出身汉代的世家大族。
历史传说中的司马懿似乎总是生活在两个英雄人物的阴影里:一个是曹操,一个是诸葛亮。然而,历史事实中的司马懿却独揽魏国大权奠定了篡夺曹氏政权的基础,并击退诸葛亮,奠定了灭蜀的基础。他绝不是别人的影子或成就别人英名的配角,而是乱世中一个真正具有雄才大略的英雄。
《晋书》说他“博学洽闻,服膺儒教”,又说他“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情深阻而莫测,性宽绰而能容”,这种看似相互矛盾的多重性格正是三国乱世的一个缩影。司马懿首先深得道家“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精髓,精于忍术,一生中两次装病,借以麻痹敌人。
- 曹操掌权之初,曾征召司马懿出来做官。司马懿认为当时形势还不明朗,且曹操出身低微,但又不愿得罪曹操,就假装身患风瘫。
- 曹操任丞相时,再派人强行征召司马懿为文学椽,他应召出仕,可以说是深识时务的俊杰。司马懿的猜疑和谋略与曹操相似,其思虑之远与隐忍之深犹在曹操之上。
曹丕代汉称帝后,司马懿开始掌握魏国重权。魏明帝即位时,司马懿已经是魏国的元老。魏明帝临终把太子曹芳托付给司马懿和皇族曹爽。曹爽借皇族之便排挤司马懿,司马懿就顺势玩起装病的故计来麻痹曹爽。其后,司马懿借机发动政变,假皇太后之令,废曹爽职位,又以谋反罪族灭曹爽一党,独揽魏国大权,此时的曹氏政权已经名存实亡了。
司马懿能够事魏三朝而不倒,依靠的决不仅是装病扮傻的隐忍之道,而更是依靠忍术之后的深谋和大略。曹操曾采纳他的建议并派人说服孙权夹击关羽,使关羽兵败身死,荆州失守,这对魏蜀后来的军事和战略形势影响深远。在司马懿的建议下,曹操开始推行军屯制,这对魏军的强盛起到了关键作用。司马懿还曾经用十六天时间轻骑千里、平定了远在新城(今湖北房县)的蜀汉降将孟达的叛乱,用百余天时间平定盘踞辽东的公孙度,无怪乎《晋书》称他“雄略内断,英猷外决”,“兵动若神,谋无再计矣”。
世人所津津乐道的莫过于诸葛亮和司马懿两位杰出统帅之间的军事较量了。太和五年(231)、青龙二年(234),司马懿两度率兵在祁山和五丈原抗击蜀相诸葛亮的北伐。从双方军力来看,魏军二十万,蜀军十万,司马懿在数量上占优。但蜀军久经筹划训练,战力较强。从军事和战略形势来看,魏军后方有屯田基地,供应充足,利于坚守;蜀军孤军深入,补给困难,利于速战。司马懿和魏廷对此都非常清楚,因此魏军一直奉行坚壁清野、以逸待劳的战术。尽管诸葛亮送女装讥讽司马懿怯懦,甚至魏将也嘲笑他“
畏蜀如虎”,但司马懿忍字当先、不为所动,这令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一筹莫展。在《三国演义》里,诸葛亮使用反间计、空城计、诈败计,多次令司马懿上当受骗,但历史事实却是诸葛亮兵败身死、无功而终,司马懿班师凯旋而归。
司马懿权谋不下于曹操,用兵不输于诸葛亮,但他的历史传说和一般人眼中的地位却远逊于两者。究其原因,是因为他的阴柔和隐忍之术往往被中国人认为不够光明正大,他缺乏曹操那样顶天立地的英雄气概,也缺乏诸葛亮那样的忠贞与悲剧气质。然而,他混合儒、道、权谋家的多元气质也许正是三国时代精神的典型代表。或者可以说,能够代表三国时代精神的,是曹操,是诸葛亮,更是司马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