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寄北》是大诗人李商隐客居巴蜀时写给北方的妻子的一首诗,这首诗构思新巧,跌宕有致,千百年来吸引了无数的读者,让人百读不厌!
《夜雨寄北》
唐代: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注释】
1、巴山:又叫大巴山,指的是巴蜀东部的山。
2、何当:什么时候才能够。
【译文】
你问我什么时候回去,我还没有确定日期,夜里巴山下起了大雨,雨水涨满秋池。何时才能跟你见面,我们促膝谈心,共剪西窗的烛花?我要将此时巴山夜雨中对你的绵绵情思细细向你倾吐。
【赏析】
夜雨时刻,听着夜色中时紧时疏的雨声,旅居异乡的人总是容易思绪万千,更加容易思念亲人。
诗的起笔就以“君问归期”来启下,当时诗人正滞留在巴蜀一带,自己不能确定归期,在一问一答中尽显惆怅和无奈。于是羁旅之愁、思乡之苦,与巴山连绵的夜雨交织成片,涨满了秋池。诗开头即以“君”直呼对方,设想妻子在思念自己,并询问归期。中国古诗在叙写相思之情时,往往并不直接写自己是多么思念对方,而是反过来写对方如何思念自己。第一句看似平淡,却在其中注入了深情,耐人寻味。
“巴山夜雨涨秋池”,诗人不仅写了天上降下的大雨,还写了地上的积雨,让人倍感孤独和凄凉,内心也波涛汹涌。“涨”的又何止是“秋池”呢?还有诗人心底对妻子不断增长的思念。景中寓情,情景交融,字里行间流露着深切的情意。
当此孤寂之雨夜,不禁由今日之思转到想象来日相见欢聚的场景,“何当”一词化实为虚,由眼前实景推向远方,共同剪烛西窗下,将此巴山雨夜之愁细细地倾诉。
全诗深婉缠绵,叠词叠句构成回环往复的音节,意蕴荡漾无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