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精解:魏征《述怀》,乱世之中一代良臣的豪情壮志!

魏征(580---643),字玄成,河北巨鹿人,隋朝末年加入李密的瓦岗军,后投靠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谏臣。

《述怀》

唐代:魏征

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

纵然计不就,慷慨志犹存。

杖策谒天子,驱马出关门。

请缨系南粤,凭轼下东藩。

郁纡陟高岫,出没望平原。

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

既伤千里目,还惊九折魂。

岂不惮艰险,深怀国士恩。

季布无二诺,侯嬴重一言。

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

唐诗精解:魏征《述怀》,乱世之中一代良臣的豪情壮志!

【注释】

1、逐鹿:群雄并起,争夺天下。

2、投笔:即投笔从戎

3、纵横:战国时期,苏秦主张六国联合抗秦,史称“连横”。张仪则主张诸国听命于秦,史称“连横”。魏征早年曾像李密献策,但没有被采纳。

4、关:指的是潼关。

5、请缨:西汉终军出使越南,临行作豪语道:“愿受长缨(绳子),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6、郁纡:山道崎岖难行。

7、侯嬴,战国时魏国人,为守门小吏,信陵君尊为上客。信陵君窃符救赵,他因年老不能跟随,许以死送行,后来果然自杀。

唐诗精解:魏征《述怀》,乱世之中一代良臣的豪情壮志!

【译文】

中原群雄纷起争夺天下,大丈夫应该投笔从戎。满腹韬略不被人采纳,慷慨的报国志向依旧坚定。快马加鞭谒见当今皇帝,便驱马出潼关远征。要像汉代终军请缨说服南越王归顺朝廷,要像汉初郦食其劝降东方属国成为大唐屏藩。道路崎岖难行,奋力攀登高山;触目所及,辽阔的平原时隐时现。古树上的鸟儿发出凄寒的叫声,夜里猿猴的啼叫声在空旷的深山中回荡。既为远望千里路漫漫而伤悲,还因不尽的艰难险阻而多次心惊魄动。怎么会不畏惧艰难险阻呢,是因为内心深深怀着国士报恩的赤城。要像季布一样信守承诺,要像侯嬴一样重守信义。人生贵在知恩图报,谁还会再计较功名!

唐诗精解:魏征《述怀》,乱世之中一代良臣的豪情壮志!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高祖李渊初称帝时,当时魏征投唐没有多久,希望有所贡献,便主动请命赴中原说服招纳李密旧部。在赴命的途中,写下这首抒发胸襟抱负以及表达重意气,报国恩之情怀的诗。诗从当时社会现实写起,述写自己壮志未酬的感叹。接着写前去拜谒当今天子,主动请缨的激昂情怀。进而以沉郁的笔调描绘旅途的艰险,后却以一“岂”字作提顿,表明自己不畏艰险以报国士之恩。最后四句直接坦陈自己重信义、不图功名的磊落胸襟。

全是虽然仅仅二十句,但慷慨陈词,英风豪气回荡其间,一扫六朝以来诗歌纤细柔糜的颓风。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api.xcz.im/lishi/2018/1212/1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