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伤春怀人之作。与一般怀人词作不同的是,词人所怀念的,不是旧日爱侣,而是曾经往来唱和的师友。晁冲之的从兄晁补之,位列“苏门四学士”之一。晁冲之本人与苏轼、苏辙及“四学士”等不但在文学上互有往来,在政治上也很接近,故也卷入北宋新旧党争之中,命运与众人一起沉浮。元祐八年,宣仁太后死,哲宗亲政,新党再度上台,旧党人物打压,“二苏”及苏门文士先后相继连续被贬。晁冲之作为旧党人物,也被迫离京隐居河南。昔日师友从此天各一方,陷入人生困厄。晁冲之在隐居生活中,怀念昔日师友,于是又了这一首词。
《临江仙·忆昔西池池上饮》
宋代:晁冲之
忆昔西池池上饮,年年多少欢娱。别来不寄一行书。寻常相见了,犹道不如初。
安稳锦屏今夜梦,月明好渡江湖。相思休问定何如。情知春去后,管得落花无。
词上片追忆昔年众人金明池的宴饮频频,感叹曾经“多少欢娱”,当年的得意聚合,如今已成往事,现在众人星散,离别后甚至没有寄来一行书。这一句看似嗔怪有人无情,实际是隐晦地讽刺现实-----并非“不寄”,而是“不能寄”:众人被贬,交通不便,受严厉打击之下,也需要谨言慎行。不寄书信,即是自己潜身远祸,也是避免牵连友人、招致祸端。由对往昔的回忆回到现实中,众人分离,又消息不通,于是,词人设想,如能相见,会怎么样呢?他的答案是,“寻常相见了,犹道不如初”,即使能寻常相见也不可能如当初那样了。这一句说明,在当时的政治现实中,众人各经历磨难,即使见面,也难以再现当年的春风得意,意气风发。劫后余生之后,多半会谨小慎微,即便见面也不可能像当初一样开怀痛饮,畅所欲言。这是经历风雨之后的切身体会。
词的下片借梦境寄托思念。词人隐居河南,与被贬岭南的苏轼,黄庭坚、秦观等人相比,不需要颠沛流离,生活安稳舒适得多,下片起句所谓“安稳锦屏”也就是表达的这种感受。友人在现实中难以相见,于是想象着梦中相见,一慰相思。趁着月明,梦魂飞渡江湖,去与友人相见。见面后要说些什么呢?“相思休问定何如。情知春去后,管得落花无?”虽然彼此思念,但见面后不要问境况如何,春天已经逝去,还管得了落花吗?“落花”,比喻旧日师友。他们饱受政治风雨摧残,处境一落千丈。这里用比喻手法,形象鲜明,以问句作结,留给读者体会,意味深长。
这首词抚今追昔,语言平淡,但寓沉痛的思念与其中,清朝人许昂霄《词综偶评》谓“情知春去后”二句,“淡语有深致,咀之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