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士人之仕途难免遭受波折,面对打击,心胸开阔之人或能旷达,但有时也是故作潇洒,内心还是无奈;而多愁善感之人,明说暗示,皆是凄凉落寞。郴州,于秦观来说,就和柳州于柳宗元一样,是此生的一个梦魇,搅得他们做不了美梦。考其平生,这首《如梦令》当是作于绍圣三年自处州贬至郴州的途中旅舍。
《如梦令·遥夜沉沉如水》
宋代:秦观
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深闭。
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
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
秦观很喜欢运用“水”这个喻体。“柔情似水”写出了情之温柔;“碧天如水月如眉”写出了天之清澈;“奴如飞絮,郎如流水,相沾便肯相随”写出了情之坚实。这一首一开篇,又将此夜比作“水”,而这里的夜不再那么清澈,而是“沉沉”,沉静,却也不无寂寥。寒夜之风,紧紧敲打着驿站的房门。
无聊之夜,睡梦忽醒,“破”字揭示出了无奈。美好的梦就像一个泡影,而醒来,就像打破了这个泡影一样,都没了。依稀中他看到老鼠正看着摇曳的灯烛,似也与这破梦之人有了对视。旅舍中有饥饿的老鼠窥视灯火,可以想见当时的环境之恶劣。梦已破,遂感到了窗外的寒冷。天已快亮了,故“晓寒”侵袭着单薄的被子,更让人感到寒冷。这里“送”“侵”都是拟人性的动作,无生命之物被赋予了人的性格。
梦已破,天将亮,寒又侵,故睡不着了。但“无寐”,不仅仅是为这寒冷的天,而是更为了晨起的路,还有这颗漂泊的心。“门外马嘶人起”,这声音打破了沉沉如水的遥夜,也清醒了无寐的人。
整首词短小精悍,又不加雕琢,饥饿的老鼠窥灯扰梦,霜寒之侵袭,风声阵阵,马嘶人起,读来如临其境,让人也感受到那份“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秦观《望海潮》)的落寞------遭谗受害,远贬天涯,岁暮飘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