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几道的一首词,笔笔顿挫,层层叠进,伤春惜花感慨人生!

晏几道虽然出身贵胄,为故相之子,但为人磊落耿直,不愿仰仗父荫。独持清节,不趋时趣,因常遭人排挤,一生仕途不顺,沉沦下僚,晚景甚为凄凉。其词作亦多发感怀伤世,自怜自叹,这首《木兰花》便是一首惜春伤花之作。

晏几道的一首词,笔笔顿挫,层层叠进,伤春惜花感慨人生!

《玉楼春·东风又作无情计》

宋代:晏几道

东风又作无情计,艳粉娇红吹满地。碧楼帘影不遮愁,还似去年今日意。

谁知错管春残事,到处登临曾费泪。此时金盏直须深,看尽落花能几醉!

晏几道的一首词,笔笔顿挫,层层叠进,伤春惜花感慨人生!

起笔便是一句长叹,情感沉重,怨东风无情。然而东风无情,人却有情,以人情反衬东风的无情,更加重了词人内心的哀愁怨怼。“艳粉娇红吹满地”,写春风吹过,满地落花之景。“艳粉娇红”极言花事之繁盛,与后面“吹满地”形成鲜明对比:繁花一瞬,何敌东风无情?这两句词意深厚,是提挈全词之情感。纵使词人在高楼之上,更兼层层帘幕遮挡,他仍能看到楼下满地落红,依然会为它们的香消玉殒触动愁肠。此处“遮不住”三字用得极为生动,愁本无形,然而词人试图用帘幕遮挡,这便给了“愁”流水之形质,真实可感,语意新奇。“还似去年今日意”,原来这愁肠万千并非一日之意,早在去年此时,院落中的愁红惨绿就已经让词人叹息不止,万般痛惜了。“还”字遥对首句“又”字,情感上达到双重呼应,进一步加深了词人的愁绪,至此全词情感愈加深郁醇厚。

晏几道的一首词,笔笔顿挫,层层叠进,伤春惜花感慨人生!

“谁知错管春残事,到处登临曾费泪”,词人至此笔锋却又突转:谁知道我错管了暮春残红的情事,曾经还几度登临伤春,白白浪费我一腔热泪。这两句表明上似乎在自责,深悔自己以前惜春之举,但其实是词人更近一层的感伤。春去春来,花开花谢,本是自然规律,何须多此一举,徒生伤感呢?最后两句“此时金盏直须深,看尽落花能几醉”承接了“曾费泪”之语,词人对春天逝去,群芳落尽的悲凉结局无力改变,转言不如开怀畅饮,欣赏这落英缤纷之美景为上。乍读似乎颇为豁达超脱,实则充满了无可奈何的悲凉沉郁。一树繁花似锦,然而一阵东风过后,只留下满地落花。即便是这落花,也终将化为尘土,能看到几时呢?词人不言自己如何惜春留春,而以问句自诘,更故作旷达,表情达意曲折婉转,却更显情意浓郁厚重。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api.xcz.im/lishi/2018/1212/1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