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著名学者夏敬观先生认为读柳永词应先分出雅,俚两类,“雅词用六朝小品文赋作法,层层铺叙,情景兼融,一笔到底,始终不懈”,此词可称典范。柳永初入世时因谱写羁旅之志和怀才不遇痛苦愤懑,《八声甘州》即此类写秋士易感之佳作。这首词,整体思路上于《玉蝴蝶》颇为相似,所不同者,《玉蝴蝶》是怀念故交旧友的,这一首则是想家思归的,艺术上更趋于娴熟。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宋代: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杆处,正恁凝愁!
《八声甘州》词调是从唐教坊大曲《甘州》截取一段改制而成,因全词前后两片共八韵,故称“八声”。此词牌本重声调节拍,多用领字,如上片之“对”“渐”,下片之“叹”“想”,连贯两三句,酣畅淋漓,极有气势。
上片首句开端的“对”字用的好,引起下面叙述景物的一个段落,引起很多景物和情事。“潇潇”把雨声都写出来了。黄昏时分,潇潇阵雨,横洒江天,一番淋漓洗涤出天地间疏朗空明的深秋。“一番”,一次。每一场秋雨之后,就显得更加萧瑟凄凉,把大自然的季节变化都写了出来。接下来的“渐”也是个领字,又贯穿下来一大排句子。清霜以后的秋风越来越凄厉,关山江河也越来越冷落,更有残阳如血,恰恰照在我孤耸的楼头。“是处”两个字是词中常用的,是每一个处所的意思。每一朵红花都凋零了,每一片绿叶都枯萎了,时光流逝,慢慢地美好风物尽残尽休。不变的唯有那楼前的长江水,昼夜不止地无语东流。江天、霜风、关河、残照,似乎天地间的悲哉秋气一起当楼拂面而来,写秋色羁思至矣尽矣。其意境苍凉清远,气象阔大沉雄,音节悲亢激越,连鄙视柳词的苏轼也赞叹“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
下片写词人的怀念,由苍莽悲壮转为低回沉吟。“不忍”句点明背景是登高临远,云“不忍”,有多一番曲折,多一番情致。柳永对羁旅行役有很深的感慨。自己本希望能够实现抱负,却被消磨在旅途辗转之中。这时不忍心登高望远,遥望故乡是那么渺茫,何时能团聚呢?更引起归乡情思一发不可收拾。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异地他乡,我为什么久久地滞留呢?想到自己不过是为了点口腹就被别人驱役,含义十分悲慨。但下片妙处在于词人善于推己及人,本是自己登高远眺,却偏想故园之闺中人,应也是登高望远,伫盼游子归来。“误几回”三字更觉灵动,正如温庭筠词所曰“过尽千帆皆不是”,我心爱的人站在妆楼上瞻望怀思,该有多少次误把他人的风帆当作我这游子返家的归舟,一回误认就是一次希望的落空。
结句篇末点题。“倚阑杆”,与“对”,与“当楼”,与“登高临远”,与“望”,与“叹”,与“想”都有关联,相辉映。“争知”,怎知。她又怎知我在这里也是独倚栏杆,正这样的愁绪难解呢?词中登高远眺之景,皆为“倚阑”时所见;思归之情又是从“凝愁”中生发;而“争知我”三字化实为虚,使思归之苦,怀人之情表达更为曲折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