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浑的一首边塞诗,构思巧妙意境悲壮,表达诗人对士兵的同情之心

许浑的诗中也有短小精悍之作,这一首《塞下曲》,就是其中的名作。

《塞下曲》

唐代:许浑

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

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

徐浑的一首边塞诗,构思巧妙意境悲壮,表达诗人对士兵的同情之心

桑乾就是桑乾水,又名卢沟水,在今天北京市。在一次桑乾水之北的夜战中,将士有一半没能回来。这两句诗语意平极,而悲愤之气充盈其间。秦兵即唐军,唐人喜欢以汉兵,秦兵喻指唐军。在一次严酷的战争中,出征而不返,那只能有一个结局,就是战死沙场。一半士兵战死沙场,可见这次战斗的残酷。诗行至此,一股悲愤填膺之气已经涌上读者的心头。

徐浑的一首边塞诗,构思巧妙意境悲壮,表达诗人对士兵的同情之心

而最惨的事还不在于此,当剩下的士兵回营后,他们等来了家乡的信,还有寄来的包裹,里面装着新缝制的战衣。可是,本来要穿上这些新衣的士兵,已经永远地留在了战场之上,人生之事,熟有痛于此者。

徐浑的一首边塞诗,构思巧妙意境悲壮,表达诗人对士兵的同情之心

此诗纯用白描,但悲郁沉痛之气,从事件的描述中自然流露出来,达到极沉痛的情感效果。读者至此,几有不忍读下去的感觉。对这个事件的描述,仅仅二十个字就超过了长篇累牍的文字的力量,令人不得不叹服许浑的诗笔。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api.xcz.im/lishi/2018/1212/1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