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卢纶一首边塞诗,表达了唐朝将士的英雄气概和果断勇敢!

《塞下曲》本是乐府旧题,用来写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卢纶的《塞下曲》共六首,分别描绘了发号施令,射猎破敌,奏凯庆功等不同的场景,表现了边塞将士的英雄气概和艰苦的战斗生活。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三首,写将士们雪夜追击逃溃的敌人的情景。

《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唐代: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唐代诗人卢纶一首边塞诗,表达了唐朝将士的英雄气概和果断勇敢!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一二句写敌军的溃败,“单于”是匈奴君主的称号。匈奴是我们古代民族,战国时游牧在燕、赵、秦以北。秦汉以来,不断南侵中原,成为北部边防的对象。唐代诗人写诗,常常以汉代唐,所以这里的“单于”是借指侵扰唐朝边境的部落首领。诗的第一句写景:“月黑”,说明这是一个没有月亮的漆黑夜晚。“雁飞高”,是说连大雁的叫声都听不见。这一句把敌人逃遁时的气氛渲染的相当充分。敌军是在黑夜的掩护下悄悄逃走的,但还是被擦觉了,这就暗喻了我军将士斗志旺盛,打了胜仗扔不松懈。

唐代诗人卢纶一首边塞诗,表达了唐朝将士的英雄气概和果断勇敢!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这两句写准备追击的情形,正面表现将士们的威武气概。当发现敌军逃跑后,我军主帅立即命令骑兵追击,具体是怎样的装束,下句交代了:身佩弓箭和战刀。弓箭用于远距离的射击;战刀用于白刃格斗。这样的装束已显示了追敌将士的英武和骁勇,他们是实现主帅部署的一把尖刀。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这支轻骑兵的阵容和装束不是孤立写的,而是借写景自然带出的;刹那间弓箭和战刀上就落慢了雪花,雪之大,天之寒可想而知;冒着严寒,不家迟疑,则说明士气之高,军威之壮。

唐代诗人卢纶一首边塞诗,表达了唐朝将士的英雄气概和果断勇敢!

这首诗收尾写景,中间叙事,敌军抹黑逃遁是暗写,而着力刻画我军冒雪追击的场景。诗人不仅善于捕捉有典型意义的形象,而且能把它放到最富有艺术效果的时刻加以表现。不写军队如何出击,也不告诉你追上敌人没有,只是描绘一个准备追击的画面,就把当时的气氛有力的烘托出来了。

唐代诗人卢纶一首边塞诗,表达了唐朝将士的英雄气概和果断勇敢!

当然,诗人写诗自然不会是凭空想象,而是要有依据的,这首诗描写的应该是唐高宗显庆二年,大将军苏定方率领汉军及回纥等各番邦军队一万余人,在曳咥河(今新疆北部额尔齐斯河)击败西突厥可汗贺鲁的十万大军后,趁雪连夜追击贺鲁的情景,当时适逢天降大雪,积雪“平地二尺”,部将请求稍事休息,苏定方说:“敌人依恃大雪,以为我军不能前进,必休整兵马,现进军乘其不备则可以追赶上,如果迟缓放纵让他们远逃而去,那就不能擒获了!”于是领兵踏雪进发,最终在碎叶水(今吉尔吉斯和哈萨克境内楚河)击溃贺鲁残部,并活捉贺鲁献俘长安。

唐代诗人卢纶一首边塞诗,表达了唐朝将士的英雄气概和果断勇敢!

苏定方一生破东突厥、灭西突厥、平葱岭之乱;夷百济、伐高句丽、定吐蕃,前后灭三国皆擒其主,为大唐立下赫赫战功,但不知道怎么得罪了哪些文人,以至于在各种评书演义中都是以奸佞反派的形象出现,实在让人唏嘘!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api.xcz.im/lishi/2018/1212/1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