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一首离别诗,让一平民名留青史,颇为后人所嫉妒

古往今来,能够在历史上留下身影和名字的,不是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就是具备非凡的才能,或者是拥有传奇的经历的。若只是一个普通人,就需要因缘巧合,附骥尾而行显。明朝有个文人唐汝询读到李白的《赠汪伦》一诗,就对汪伦颇为嫉妒。他在《唐诗解》中说:“伦,一村人耳,何亲于白?既酿酒以侯之,复临行以祖(饯别)之,情固超俗矣。太白于景切情真处,信手拈来,所以调绝千古。”李白之诗调绝千古,汪伦也随着名垂千古。

李白的一首离别诗,让一平民名留青史,颇为后人所嫉妒

《赠汪伦》

唐代: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的一首离别诗,让一平民名留青史,颇为后人所嫉妒

在关于汪伦的故事中,最生动的还是李白与汪伦结识的过程。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汪伦是泾川豪侠之士,常常为朋友一掷千金。他听说李白到了安徽,非常兴奋,有心结识又怕大名鼎鼎的李白不理睬他,就给李白写了一封信,信中说他所住的地方有十里桃花,有万家酒店。李白平时好饮酒,有喜爱游山玩水,收到信就欣然而来。见到汪伦,李白就要去看信中的”十里桃花“和”万家酒店."这时汪伦笑着对他说“桃花是潭水的名字,在十里之外;万家酒店是一家酒馆的老板姓万。”李白听了不仅没有生气,还觉得汪伦还有想象力,就高高兴兴的在汪伦家住了下来。几天后,李白要离开的时候,汪伦又赠送了数匹宝马,并设宴饯别。当李白登上小船要出发的时候,忽然听到岸上传来的“踏歌”声。循声望去,原来是汪伦带着村民来给他送行了,李白十分感动,当即写下了这首《赠汪伦》。

李白的一首离别诗,让一平民名留青史,颇为后人所嫉妒

后人羡慕汪伦,还在于李白的这首诗写的确实好。好处首先在于“不雕不琢,天然成响,语从至情发出。桃花潭水为本地风光,诗人随手拈来形容汪伦的送别之情,自然而亲切。这首诗的好处还在于比喻曲尽其秒。诗人说汪伦的别情之深,远非桃花潭水所能及,避免了直说之弊,余味无穷。”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api.xcz.im/lishi/2018/1212/1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