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郑谷七岁能诗, 后人称其为“有唐三百年, 风雅雄一代”

郑谷(约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诗人,受父兄熏陶,郑谷七岁便能诗,“自骑竹之年则有赋咏”。当时著名诗人、诗论家司空图“见而奇之,拊其背曰:当为一代风骚主”。郑谷流行的诗篇有三百多篇,今天给大家推荐几首郑谷的诗词。

唐代诗人郑谷七岁能诗, 后人称其为“有唐三百年, 风雅雄一代”

1、《莲叶》

唐代:郑谷

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摆柄柄香。(风摆 一作:风摇)

多谢浣纱人未折,雨中留得盖鸳鸯。

郑谷的这首《莲叶》,意境优美,句句如画,全诗由舟行荷塘图、风摇荷叶图、荷塘浣纱图、鸳鸯戏莲图组成,给人以不尽的美的享受。 这首小诗吟咏莲叶,通篇不着一个“莲”字,但句句均未离开莲。诗中不仅描写莲叶的色彩、香味、形象,还特别写了莲叶在风中的动态美;船儿前行,河水溅起,参差的绿荷在荡漾,倚在船边的栏杆旁,风一阵阵吹来,摇动着一柄柄的荷叶,送来缕缕清香。

唐代诗人郑谷七岁能诗, 后人称其为“有唐三百年, 风雅雄一代”

2、《淮上与友人别》

唐代: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这首诗有一个别开生面和富于情韵的结尾,使得它受到较高的评价。表面上看,末句只是交待各自行程的叙述语,既乏寓情于景的描写,也无一唱三叹的抒情,实际上诗的深长韵味恰恰就蕴含在这貌似朴直的不结之结当中。由于前面已通过江头春色、杨花柳丝、离亭宴饯、风笛暮霭等一系列物象情景对离情进行反复渲染,结句的截然而止,在反激与对照中愈益显出其内涵的丰富。

唐代诗人郑谷七岁能诗, 后人称其为“有唐三百年, 风雅雄一代”

3、《鹧鸪》

唐代:郑谷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诗人并没有对鹧鸪的形象作工雕细镂的描绘,而是通过写其嬉戏活动和与山鸡的比较作了画龙点睛式的勾勒,从而启迪人们丰富的联想。诗人紧紧把握住人和鹧鸪在感情上的联系,咏鹧鸪而重在传神韵,使人和鹧鸪融为一体,构思精妙缜密,难怪世人誉之为“警绝”了。

唐代诗人郑谷七岁能诗, 后人称其为“有唐三百年, 风雅雄一代”

4、《中秋》

唐代:郑谷

清香闻晓莲,水国雨馀天。

天气正得所,客心刚悄然。

乱兵何日息,故老几人全。

此际难消遣,从来未学禅。

这首词名为中秋,实际感慨的却是社会的动荡,兵戈四起,人的生命也很难保全。

唐代诗人郑谷七岁能诗, 后人称其为“有唐三百年, 风雅雄一代”

5、《菊》

唐代: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这首诗题为菊,但通篇不用一个菊字,咏物诗不能没有物,但亦不能为写物而写物。纯粹写物,即使逼真,也不过是“袭貌遗神”,毫无生气。此诗句句切合一菊字,又句句都寄寓着作者的思想感情。菊,简直就是诗人自己的象征。

唐代诗人郑谷七岁能诗, 后人称其为“有唐三百年, 风雅雄一代”

6、《淮上渔者》

唐代:郑谷

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浦浦风。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

这是一首描写淮河渔民生活的七绝诗歌,短短七言二十八个字便展示了一幅垂钓风情画。此诗情理兼备,意境高雅,一幅自然和谐、闲适安逸的垂钓图表现了渔者生活的乐趣。

唐代诗人郑谷七岁能诗, 后人称其为“有唐三百年, 风雅雄一代”

明代的叶涵云和费嘉树对郑谷的评价很高;叶涵云把郑谷推崇为“有唐三百年,风雅雄一代”的重量级人物,费嘉树不仅称赞郑谷“骚坛树赤帜,群贤拜下风”,而且还说他的诗是与“李杜相颉顽,岂与郊岛同”的杰作。

但宋代欧阳修却在《六一诗话》中说,郑谷“其诗极有意思,亦多隹句”,但他直言“其格不甚高”。然而,称他“风雅雄一代”也好,论其“格调不甚高”也好,不过都是各取一端,各执其词罢了。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api.xcz.im/lishi/2018/1212/1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