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一首婉约词, 情调幽怨缠绵, 堪称婉约词里的精品

苏轼词以豪放著称,但他并不是不擅长婉约词,像这首《水龙吟》写的是一往情深。沈谦云评价说:“东坡似花还是非花一篇,幽怨缠绵,直是言情,非复赋物。”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宋代: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

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苏轼一首婉约词, 情调幽怨缠绵, 堪称婉约词里的精品

这首词是和章质夫的词而作,但其水平已经超过了章词。起句“似花还似非花”可谓写尽杨花的神貌。说它是花但又色淡没有香气,形态碎小,隐于枝头,不为人所注意。花自然是惹人怜爱的,但杨花状貌特点在是花和非花之间,并不被人欣赏,所以就“也无人惜从教坠”了。词人却不同于常人,细心的探寻,得出了一个“无情有思”的结果,怎么个无情有思法呢?下文便描摹其神态:“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只用了寥寥数语就把一幅杨花随风飞舞,欲起欲落,似去又还的形象呈现在读者的面前,可谓生动真切。

苏轼一首婉约词, 情调幽怨缠绵, 堪称婉约词里的精品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叹花落春去,这是伤春的语句,词人说“不恨”而实际上是有恨的。“晓来雨过”以后的几句,写雨过之后寻找杨花的芳踪,杨花落水为浮萍之说,人多言其误。此处比喻,杨花落水后就如浮萍一般,漂浮不沉,随波无依。苏轼说三分春色,里边有两分化成了尘土,一分付诸了流水,是在继续上文中的翠萍的比喻上做进一步的分析。这落为浮萍的一分,仔细看来却不是杨花,而是离人的眼泪。恰好对应了上阙对无情有思的描写。深情无着落,终于还是伤心落泪了。

苏轼一首婉约词, 情调幽怨缠绵, 堪称婉约词里的精品

痴情如此,观苏轼这首词,咏物而空灵飞动,幽怨缠绵,说它是咏物词中的第一位,绝不为过也。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api.xcz.im/lishi/2018/1212/1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