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十首不常见的诗,题材广阔,能读过三首就可以说是知识渊博了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的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虽然苏轼写的诗比较少,但也留下了《题西林壁》《惠崇春江晚景》等千古流传的名篇,今天我们科普一些平时不常见的苏轼的诗。

1、《书李世南所画秋景二首》

宋代:苏轼

野水参差落涨痕,疏林欹倒出霜根。

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

人间斤斧日创夷,谁见龙蛇百尺姿。

不是溪山成独往,何人解作挂猿枝。

苏轼这一组诗是为宣德郎李世南所作“秋景平远”画题写的一组七绝。其中第一首流传甚广,此诗前二句着重以浓笔勾勒景物,给人以亲切的时节风物之感;后二句在用淡墨略加点染之际,凭其发挥想象,表现情调悠扬、才气横溢的情感。全诗情调高远,意趣丰富,神思驰骋,翻空出奇,给读者以美的享受。两首诗想象丰富,虚实结合,表现了画景以外的景和趣。

苏轼十首不常见的诗,题材广阔,能读过三首就可以说是知识渊博了

2、《望海楼晚景》

宋代:苏轼

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

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

这首诗写的就是这样一幅望海楼的晚景。开头时气势很猛,好像很有一番热闹,转眼间却是雨收云散,海阔天空,变幻得使人目瞪口呆。其实不止自然界是这祥,人世间的事情,往往也是如此的。上了年纪的人,经历的事情多了,会不止一次地遇到过类似的现象。

苏轼十首不常见的诗,题材广阔,能读过三首就可以说是知识渊博了

3、《初到黄州》

宋代:苏轼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1079年苏轼因被御史中丞李定及舒亶、何正臣等人诬陷,被贬到黄州,这首诗描写苏轼初到黄州的所见,深刻地刻画了苏轼初到黄州时复杂矛盾的心绪。有自嘲自伤,有对权势者的嘲笑,却又以超旷的胸襟对待自己的遭遇,在自然中发现美,在逆境中寻求生活的乐趣,表现了诗人一贯的豁达、乐观。

苏轼十首不常见的诗,题材广阔,能读过三首就可以说是知识渊博了

4、《荔枝叹》

宋代:苏轼

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兵火催。

颠坑仆谷相枕藉,知是荔枝龙眼来。

飞车跨山鹘横海,风枝露叶如新采。

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

永元荔枝来交州,天宝岁贡取之涪。

至今欲食林甫肉,无人举觞酹伯游。

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痏。

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

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宠加。(相宠加 一作:相笼加)

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

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耶?

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

这首诗先写古代进贡荔枝的事,以纪实手法,追思汉唐进贡荔枝的害处。再转入议论感慨,诗人以无比愤慨的心情,批判统治者的荒淫无耻。最后写当今的事,对民众遭受祸害深切同情。这首诗是一首讽谕诗,也是一篇直指时政腐败,痛斥奸佞争新买宠的政论文。

苏轼十首不常见的诗,题材广阔,能读过三首就可以说是知识渊博了

5、《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宋代:苏轼

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

崖崩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搀天长。

客舟何处来,棹歌中流声抑扬。

沙平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船低昂。

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

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这是一首题画诗,开头点明这是一幅青绿色的平远山水画;“崖崩”两句,极写山势险峻,乔木苍然,是为画面最惹眼的中心;“客舟”以下四句,写画中小船,直如诗人身在画境之中,忽闻棹歌,不觉船之骤至。最后以一个特别的结束法,引入了有关画中风景的当地民间故事,使诗篇余音袅袅。

苏轼十首不常见的诗,题材广阔,能读过三首就可以说是知识渊博了

6、《慈湖夹阻风》

宋代:苏轼

捍索桅竿立啸空,篙师酣寝浪花中。

故应菅蒯知心腹,弱缆能争万里风。

此生归路愈茫然,无数青山水拍天。

犹有小船来卖饼,喜闻墟落在山前。

我行都是退之诗,真有人家水半扉。

千顷桑麻在船底,空余石发挂鱼衣。

日轮亭午汗珠融,谁识南讹长养功。

暴雨过云聊一快,未妨明月却当空。

卧看落月横千丈,起唤清风得半帆。

且并水村欹侧过,人间何处不巉岩。

此组诗写于绍圣元年(1094)六月,苏轼时赴英州(今广东英德)途中,小诗寓哲理于形象之中,借助日常景物表现作者直面现实,不避艰险,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

苏轼十首不常见的诗,题材广阔,能读过三首就可以说是知识渊博了

7、《寓居合江楼》

宋代:苏轼

海上葱昽气佳哉,二江合处朱楼开。

蓬莱方丈应不远,肯为苏子浮江来。

江风初凉睡正美,楼上啼鸦呼我起。

我今身世两相违,西流白日东流水。

楼中老人日清新,天上岂有痴仙人。

三山咫尺不归去,一杯付与罗浮春。

苏轼十首不常见的诗,题材广阔,能读过三首就可以说是知识渊博了

8、《新城道中二首》

宋代:苏轼

(一)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二)

身世悠悠我此行,溪边委辔听溪声。

散材畏见搜林斧,疲马思闻卷旆钲。

细雨足时茶户喜,乱山深处长官清。

人间岐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

这两首诗是苏轼在去往新城途中,对秀丽明媚的春光,繁忙的春耕景象的描绘。第一首诗主要写景,景中含情,反映了作者当时欢乐心情,也表现了他厌恶俗务、热爱自然的情趣。第二首着重抒情,情中有景,透露出一种归隐之意以及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苏轼十首不常见的诗,题材广阔,能读过三首就可以说是知识渊博了

9、《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

宋代:苏轼

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

稍闻决决流冰谷,尽放青青没烧痕。

数亩荒园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

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

这首诗描写了乍见的初春种种景象,有声有色,又纯是乡野风光。同时在日常生活情形的叙述中,表现了贬斥生涯里友情带给他的温暖。篇末回忆去年贬来黄州途中“细雨梅花正断魂”的况味,痛定思痛,于平静中透出辛酸。全诗自然天成,情意深厚。

苏轼十首不常见的诗,题材广阔,能读过三首就可以说是知识渊博了

10、《武昌酌菩萨泉送王子立》

宋代:苏轼

送行无酒亦无钱,劝尔一杯菩萨泉。

何处低头不见我?四方同此水中天。

这首一首送别诗,描写的是诗人在武昌送别侄女婿王子立时的情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王子立的赠别之情和美好祝愿。

苏轼十首不常见的诗,题材广阔,能读过三首就可以说是知识渊博了

今天就写到这里了,小编会继续收集各大名家一些优秀而又鲜为人知的作品给大家分享,希望各位朋友喜欢。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api.xcz.im/lishi/2018/1212/1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