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久别相思的词作,描写了男主人公雨夜怀念歌女的愁苦心情。周紫芝年少风流,南渡后退隐庐山独居西楼。他亲历宋代社会的巨大变迁,颠沛流离的生活使得离别成为常态。因其感情细腻,故时常忆起旧时佳人,感慨自身孤寂凄凉。
《鹧鸪天·一点残红欲尽时》
宋代:周紫芝
一点残红欲尽时。乍凉秋气满屏帏。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调宝瑟,拨金猊。那时同唱鹧鸪词。如今风雨西楼夜,不听清歌也泪垂。
词的上阙起于一盏孤灯,灯残夜阑珊,灯侧人独立。乍凉微寒之夜,风吹帏动,秋意袭人。这两句从视觉到感觉,将夜深,灯残、人冷巧妙结合,奠定了全词凄清悲苦的基调。紧接着,笔锋一转,耳畔响起了雨打梧桐的声音。雨打梧桐,一直以来都是离愁别绪的意象代表。这两句巧妙化用了温庭筠的《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通过描写雨声,营造一种伤感的氛围,使得主人公难以诉说的离殇更加具有感染力。梧桐叶叶,雨滴声声,悠悠入耳。离愁别绪,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一阕运用通感,全方位调动视觉,感觉以及听觉,看似写景,实则寓情于景,入木三分地刻画了主人公内心的愁苦;看似言辞平淡,读来却觉回环婉曲,深情款款,扣人心弦。
下阕紧承别绪,回忆往昔红袖添香,琴瑟和弦,低吟浅唱,岁月静好。彼时佳人轻抚琴弦,主人公围炉焚香,合唱一曲《鹧鸪词》,相看两不厌。鹧鸪是唐宋词中男欢女爱的代表,《鹧鸪词》也因此成为歌唱男女成双欢爱的曲目。弹琴唱和,两情相悦,这一幕构成了男主人公生命中最绚烂的一场幻觉。无奈回忆越是美好如花,凋谢起来就越显得残酷伤人。夜冷回忆思念瘦,当“那时”的鹧鸪曲戛然而止,“如今”便生生把人拉回现实。香烟消逝,仅余孤灯一盏,佳人已去,唯留秋风相伴。清歌自绝于耳,只闻风一更,雨一更,雨打梧桐,叶叶声声,都催人泪下。这一阙通过今昔对比,虚实相生,通过“那时”与“如今”不同情境的描绘,写出了男子人公昔聚今散的强烈对比,表达了其内心悲喜交替的矛盾。“不听清歌也泪垂”突出了别离之苦,将离愁别绪推向高潮。思念至深,哪怕是不成音律的雨声,都能化作满脸的相思泪。情深语哀,引人泪下,发人深思。
薛砺若《宋词通论》一书对周紫芝的词评价甚高:“造语极聪俊自然,为南渡前后的巨手。”这首《鹧鸪天》,从男性角度出发,采用对比,插叙等手法展开叙述,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把男主人公的离愁别绪、相思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全词吐语天成,毫无雕琢之意。未着一愁,然愁绪满篇;未云思念,却字字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