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首唐诗,以史家笔法,巧妙的讽刺了秦始皇焚书的荒唐行为

对秦始皇“焚书坑儒”、推行文化专制主义的暴虐行径,后世的论著和诗文多数是持批判态度的,章碣的《焚书坑》是著名的篇章之一。焚书坑在今天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东南的骊山脚下,章碣或者到过那里,触景感慨,吟成此诗。

这一首唐诗,以史家笔法,巧妙的讽刺了秦始皇焚书的荒唐行为

《焚书坑》

唐代:章碣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竹帛烟销帝业虚”,这句的意思是:烧书时升起的灰烟消失了,秦始皇的帝业也跟着灭亡了,好像当初在焚书坑里焚烧的不是竹书,而是他的赢氏天下。“竹帛烟销”是实写,有形象可见。“帝业虚”是虚写。这一句明叙暗议,虚实相生,直接谴责了焚书的暴行。

这一首唐诗,以史家笔法,巧妙的讽刺了秦始皇焚书的荒唐行为

“关河空锁祖龙居”,这句就“帝业虚”之意作深一层的议论,意思是:虽然关河的险固,也保不住秦始皇在都城的宫殿。诗中说“关河”,便概括了关中四塞的萧关、散关、武关、潼关、黄河、泾河、渭河等一切可以依仗的地理险阻。“祖龙居”固然可以代指以阿房宫为代表的秦始皇的宫殿,它被项羽一把火化为焦土;但又何尝不是秦政权的象征。现在,关河依旧,阿房宫却灰飞烟灭了。焚书的火苗引燃农民起义的熊熊烈火,这就叫“恃力者亡”。这一句概括了整个秦末动乱以至秦朝灭亡的史实,言简意深;并且形象示现,把“帝业虚”这个抽象的概念写的有情有景,很有回味。

这一首唐诗,以史家笔法,巧妙的讽刺了秦始皇焚书的荒唐行为

“坑灰未冷山东乱”,是点题之笔,进一步用历史事实对“焚书”一事做出批判。秦始皇和李斯等人把”书“看成是祸乱的根源,以为焚烧了书就可以消灭灾祸,从此天下太平,结果却适得其反,随之而来的竟然是天下大乱,秦王朝很快陷入灭顶之灾,落了个现世报。这样看来,眼前这个焚书坑岂不就是秦始皇自掘的坟墓吗?从焚书到陈胜吴广起义,前后相隔仅四年。”坑灰未冷“是形象的说法,极言时间之短,暴政覆灭之快。

这一首唐诗,以史家笔法,巧妙的讽刺了秦始皇焚书的荒唐行为

“刘项原来不读书”,最后一句抒发议论。“刘项”指刘邦和项羽,他们是反秦起义的主要领导人。这两个人,一个曾长期在市井中厮混,一个出身行伍,都是“不读书”之人。可见“书”未必就是祸乱的根源,“焚书”也未必就是巩固政权的有效措施。秦王朝视“书”和“读书人”如洪水猛兽,必欲根除而后快,岂料最后亡于不读书的刘项之手,真是一个绝妙的嘲讽。

这一首唐诗,以史家笔法,巧妙的讽刺了秦始皇焚书的荒唐行为

这首诗透过对秦始皇焚书这一件事的剖析,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秦王朝因倒行逆施而自取灭亡的历史必然。深刻冷静的思考借具体可感的形象和调侃的口吻出之,显示了作者的批判态度和憎恶之情。全诗以“竹帛”写起,以“书”作结,首尾呼应,圆转自然。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api.xcz.im/lishi/2018/1212/1332.html